上海市崇明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陈志超 朱菁
检测原始记录是实验室管理体系文件的组成部分,是检测活动的见证性文件,是对已完成的检测工作各环节的真实记载,是出具检测报告的唯一依据。实验室要真实、完整、准确地记录各项检测活动,就必须编制好一套简洁明了、方便实用且符合实际检测工作要求的检测原始记录。笔者现根据自身的体会,简要谈谈基层疾病控制机构检测原始记录的编制。
一、检测原始记录的类别
基层疾病控制机构的检测原始记录主要由现场采样/检测记录、委托检验单、样品接收单、样品流转单(或检测任务单)、实验室检测记录、检验报告底稿等组成。
二、检测原始记录的格式和内容
检测原始记录的版面格式包括记录的名称、用途、受控标识、样品编号、检测(或采样或编制)、复核、审核的时间和人员、相关信息等内容。相关信息是检测原始记录的主体部分,不同类别的检测原始记录其内容也有较大的差别。一般包括样品的基本信息、检测环境和仪器设备情况、检测相关情况和数据三大部分。
样品的基本信息包含受检单位名称、样品名称、数量、性状、规格、生产单位或采样的地点、生产日期或批号、保存的条件、送检或采样的时间、检测的性质或任务的来源、检测项目等内容。
检测环境和仪器设备情况包括样品采集(或送检)和检测时的温度、湿度、气压;使用的主要仪器设备的名称、型号、编号、校准值和检测前后的状况;标准物质的名称、浓度、生产文号、批号或内部编号、标准物质配制(或稀释)和标准曲线制作的相关数据等。
检测相关情况和数据包括检测的时间、方法、依据,样品前处理、检测前后的状况,检测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和异常情况的处理,从量器、仪表上直接读得的数值或打印记录,计算公式、计算过程的中间值、导出值、检测结果,检测结果因操作失误而作废的原因等内容。
三、检测原始记录的编写方式
检测原始记录由直接从事检测工作的人员依据相关的标准和方法进行编写,编制时可根据实际检测工作需要,将检测原始记录编制成专用型、通用型、辅助型三种格式。专用型记录是检测原始记录的主体,编制时又可设计成单项目和多项目两种。通用型记录是实验室检测工作的备用记录,主要用于技术要求不高,操作难度不大(需记录的信息不多)且不经常检测的样品或项目,也可作为新开展检测项目的过渡性记录。辅助型记录是指检测原始记录中某一信息不便容纳,需另行列出的记录,如标准溶液的配制(或稀释)记录、化学分析中的样品恒重记录等。
四、编写检测原始记录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检测原始记录的用途、受控编号和样品编号应置于醒目位置,以便于使用和管理。记录的用途一般置于记录名称的下方,受控编号和样品编号置于记录的右上角。
2.为保证检测人员能规范、准确地填写检测原始记录,各种检测原始记录应尽可能地编制成专用型记录,尤其是经常检测的样品或项目实验检测记录。实验室新开展的检测项目在作为常规检测项目前,应编制好相应的专用型记录。
3.检测原始记录应尽可能地方便检测人员填写,凡能列表记录的应尽量设计为表格式的记录;检测过程中必须填写的信息和数据的名称应事先印制于相应的记录中;检测信息和数据的排列次序应与各项检测工作的作业流程及对应的检测方法的步骤保持一致;用于填写检测信息和数据的空格的大小适宜,并应留有更正错误记录的余地;医疗机构、公共场所和作业场所监测的现场采样/检测记录、实验室检测记录应满足多样品检测记录的要求。现场检测和实验室检测记录中应同时包含平行样测定、平均值和空白试验的相关信息。
4.样品来源或生产单位的相关信息不应出现于样品流转单(或检测任务单)、实验室检测记录中,以免影响检测工作的公正性。
5.各种检测原始记录的格式、纸张的尺寸大小应规范统一;每一种记录都应编制页码和总页码。记录的第一页应编排必备的检测信息,以后各页为第一页的补充。每一种记录不管有多少页,均应使用同一个受控编号。第一页以后的各页不能单独使用,只能随同第一页一起使用。
6.在基层疾病控制机构,检测项目繁多,编制时不可能将各种项目组合形式一一罗列。因此,在编制现场检测、实验室检测记录时,除经常一起检测的项目可编制多项目的检测记录外,对不经常一起检测的项目应尽量编制单项目的检测记录,这样既便于使用时灵活选用,同时又可有效减少记录的数量。
7.只需将检测过程中必备的或出现频率较高的信息列入相应的记录内,而没有必要包罗万象,将所有的信息一一列在记录之中。对出现频率较低的信息可采用预留一定的空项来解决,这样既保证了所有检测信息的录入,同时又减少了记录的篇幅。
8.除一些必备的信息(如样品名称、数量、检测项目、样品编号等)外,在同一份检测报告的各种检测记录中应尽量避免信息的重复记录。如检测过程中使用的仪器设备只需在现场采样/检测、实验室检测记录中记载,而没有必要在检测报告的底稿中再次进行记录。
内容推荐
更多>2019-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