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计量网 http://www.chinajl.com.cn/
中国计量网——计量行业门户网站
计量资讯速递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产业计量

株洲市推动中车株机牵头建设国家轨道交通装备产业计量测试中心

发布时间:2021-09-13 作者: 来源: 浏览:5116

株洲市推动中车株机牵头建设国家轨道交通装备产业计量测试中心

9月10日,《株洲市轨道交通装备、先进硬质材料、陶瓷产业质量提升三年行动方案》对外公开。

文件提到要加强基础研究,提升研发创新能力,加强核心技术攻关,突破一批“卡脖子”技术,形成一批高质量高价值的发明专利,推动科技创新和技术成果转化。轨道交通整机产品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

在提升计量管理水平方面,推动中车株机牵头建设国家轨道交通装备产业计量测试中心。

此外,在搭建质量技术平台方面,支持株洲国创轨道科技有限公司创建国家市场监管技术创新中心(轨道交通领域),争取株洲·中国动力谷轨道交通检测试验基地落户株洲,建设轨道交通检测、试验、认证三大功能综合体。

为深入实施“三高四新”战略,建设质量强市,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指导意见》(中发〔2017〕24号)、《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实施意见》(湘发〔2018〕9号)等文件精神,按照“一个一个行业、一类一类产品抓质量提升”的要求,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提升质量和效益为核心,深入实施“三高四新”战略,坚持企业主体、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坚持需求牵引、创新驱动、产用融合;坚持“先试点、后推广”,完善质量基础设施,提升质量管理水平,增强质量创新能力,优化质量发展环境,全面提升轨道交通装备、先进硬质材料、陶瓷产品质量的可靠性、稳定性、一致性和竞争力,为加快建设“一谷三区”,加快建设现代化新株洲,提供强有力的质量保障。

二、工作目标

到2023年,轨道交通装备、先进硬质材料、陶瓷产业基本建成完善的产业基础和完备的上下游产业体系,争取创建 “国家质量品牌示范区”。轨道交通装备产业本地产品配套率和质量稳定性有较大提高;先进硬质材料产品全球市场占有率达22%以上,其中高端市场占有率达6%以上;日用陶瓷全球市场占有率达18%以上,电力电瓷全球市场占有率达35%以上,为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提供重要支撑。

——基本建成国内领先的质量基础设施。构建国内领先的产业计量测试体系,国际一流的标准体系,基本满足产业发展需要的检验检测体系,加强认证支撑能力建设,推动计量、标准、合格评定等国际互信互认。

——大力推动产业链提质升级。围绕轨道交通装备、先进硬质材料、陶瓷产业,强化靶向招引,锻造产业链供应链长板,补齐短板。推进产业链联动协作,鼓励龙头企业牵引上下游协同发展,中小企业专注核心业务,提供高质量配套服务,构建专业专精、共生共赢的发展格局。

——大幅提升行业整体质量水平。加强基础研究,提升研发创新能力,加强核心技术攻关,突破一批“卡脖子”技术,形成一批高质量高价值的发明专利,推动科技创新和技术成果转化。轨道交通整机产品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先进硬质材料产品质量水平大幅提升,部分产品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日用陶瓷和电力电瓷产品合格率达93%以上。

三、主要任务

(一)完善质量基础设施

1.提升计量管理水平。推动中车株机牵头建设国家轨道交通装备产业计量测试中心,株硬集团牵头建设国家先进硬质材料产业计量测试中心,针对产业链中小微企业在质量控制、分析测试、仪器仪表、检定校准等环节中存在的难点、痛点,引导企业完善测量体系,培育3家以上企业通过测量管理体系认证。筹建株洲市计量技术人员培训基地,开展测量管理体系、企业内审员等培训,帮助企业提升计量管理能力和水平。(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各相关园区)

2.优化标准供给体系。出台标准化资助奖励办法,发挥长株潭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在株的IEC/TC9国内对口单位和国家级、省级标准化专业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工作组)作用,对标国内外先进标准,推动轨道交通装备、先进硬质材料、陶瓷产业完善标准体系。争取召开国际、国家级标准会议,加大标准宣传力度。争取制修订国际标准18项以上、国家标准30项以上、行业标准36项以上,力促创新中心、国检中心等参与计量测试、检验检测标准制修订,加大标准“话语权”,构建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株洲轨道交通装备、先进硬质材料、陶瓷产业团体标准体系,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各相关园区)

3.搭建质量技术平台。充分发挥国检中心、创新中心、认证机构以及行业内专业检验检测机构等技术机构作用,建设轨道交通装备、先进硬质材料、陶瓷产业检验检测认证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为产业链、供应链提供全链条检验检测、认证服务。支持株洲国创轨道科技有限公司创建国家市场监管技术创新中心(轨道交通领域),争取株洲·中国动力谷轨道交通检测试验基地落户株洲,建设轨道交通检测、试验、认证三大功能综合体。推动株硬集团筹建国家先进硬质材料质量检验检测中心,醴陵筹建国家日用陶瓷和电瓷电器质量检验检测中心。支持搭建原辅材料集中采购平台、标准化研发生产平台。(责任单位:醴陵市政府、市发展改革委、市市场监管局、各相关园区)

4.推动检测认证结果互认。积极引进国内外具有CRCC和ISO/TS 22163认证资质的机构,组织对轨道交通装备产业企业开展国内、国际铁路产品管理体系认证培训,推动企业通过CRCC、CURC、ISO/TS 22163等认证,鼓励一批质量管理基础好的企业通过ISO/TS 22163银牌认证。积极协调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省市场监管局,加强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推进轨道交通装备、先进硬质材料、陶瓷产业国检中心检验检测结果和高端产品认证的区域互认、国际互认,进一步加大株洲轨道交通装备、先进硬质材料、陶瓷产品“走出去”的步伐。(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各相关园区)

(二)提升质量管理水平

5.建立支持中小微企业质量管理提升工作机制。鼓励中小微企业建立质量管理体系,通过ISO9000等体系认证,到2023年,争取轨道交通装备、先进硬质材料、陶瓷产业规模以上企业全部通过ISO9000体系认证。(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各相关园区)

6.开展“质量体检”进企业活动。“以质量体检、技术帮扶、服务发展”为目标,以质量安全问诊为切入点,组织专家主动上门,提供诊断式体检服务。通过听取情况、现场查看、座谈研讨、资料查阅等方式,全面了解生产企业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原辅材料采购质量把关、生产过程质量控制、出厂检验、实验室条件及能力、产品追溯、售后服务等情况,查找企业质量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帮扶解决质量安全难题。(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各相关园区)

7.推广先进质量管理方法。通过现场观摩、培训讲座、经验汇编等方式,开展产业龙头企业、工业质量标杆、政府质量奖获奖企业等帮扶中小微企业活动,引导中小微企业学习、导入卓越绩效、精益生产、六西格玛等先进质量管理模式和方法,将质量理念、文化、方法、模式、经验向全产业链延伸,推动产业链树立追求卓越的发展理念,提升质量管理水平和科研攻关能力,提高产品质量。(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各相关园区)

8.试行“首席质量官”制度。建立“首席质量官”制度,聘请国内外知名质量专家、企业家开办“首席质量官”培训营,针对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宣讲最新质量理论、方法和最佳质量实践,对考核合格人员颁发“首席质量官”证书,建立“首席质量官”竞争聘用和退出机制。推动有条件的企业积极聘用“首席质量官”,实行质量安全“一票否决”。(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各相关园区)

9.开展群众性质量管理活动。指导企业开展质量管理小组、无缺陷运动、质量信得过班组、现场创优等群众性质量管理活动,推广示范一批来自基层一线的特色质量实践模式和质量改进成果,培育一批质量能手、质量工匠等质量专业技能人才,充分激发企业员工质量自主精神。(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各相关园区)

(三)推动质量技术创新

10.加强创新平台建设。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00家以上、国家企业技术中心1-2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家以上、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3家以上、湖南省工程研究中心5-8家、湖南省企业技术中心8-10家、湖南省工业设计中心5家以上、湖南省制造业创新中心2家以上。(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各相关园区)

11.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对标国际国内前沿技术,强化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开展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提升5年行动计划,实施“揭榜挂帅”等模式,加强基础研究,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突破关键核心技术10项以上,推动重大应用类基础研究成果转化,形成一批带动行业发展的核心技术。培育国家级“小巨人”企业10家以上、省级“小巨人”企业15家以上。(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各相关园区)

12.实施知识产权强链工程。争取建设中国(株洲)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组织开展专利导航,加大对高价值发明专利的支持力度,提升对高价值发明专利的运用能力,建设轨道交通装备、先进硬质材料、陶瓷产业专利数据库。开展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破零倍增”行动,加快知识产权与科技创新深度融合,完善知识产权转化运用机制,加快参与全省知识产权交易市场建设,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推动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先进硬质材料、陶瓷产业有效发明专利数量持续增加。(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市科技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株洲银保监分局、市政府金融办、各相关园区)

13.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建设湖南省知识产权综合服务分中心,制定株洲市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相关措施,全面提升知识产权工作质量,持续开展知识产权执法专项行动,着力形成“严保护”的政策导向,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各相关园区)

14.推进数字化转型。推进两化融合,以标准引领加快数字化转型,构建数字时代智能制造新型能力。推广数字化智能制造成套装备,建设智能车间/工厂,提高设计、制造、工艺、管理水平,推动生产方式向柔性、智能、精细化转变,提高产品质量。到2023年,轨道交通装备、先进硬质材料、陶瓷产业链规模以上生产企业实施数字化技术改造覆盖面达60%以上。(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各相关园区)

(四)打造株洲质量品牌

15.加强品牌建设。建立并落实品牌激励政策,鼓励龙头企业设立“首席品牌官”,引导企业、园区积极争创品牌,争取创建“质量品牌示范区”,创建省级以上政府质量奖企业1-3家、省级以上工业质量标杆企业2-3家、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2-3家,持续开展市长质量奖等评定活动,着力打造株洲品牌。引导企业开展品牌价值评价,推进品牌培育和价值提升。(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市场监管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各相关园区)

16.强化品牌推广和保护。在中央、省、市各级媒体平台宣传、推介株洲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办好中国国际轨道交通和装备制造产业博览会、醴陵国际陶瓷产业博览会等重大活动,组织品牌企业积极参与“5·10”中国品牌日、全国质量月活动,支持重点企业召开、参与国际、国家级博览会、设计大赛等重大品牌活动,提高株洲品牌影响力。强化品牌保护,加大对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和地理标志产品的保护力度,大力打击“傍名牌”、假冒伪劣等损害品牌形象的违法行为。(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市场监管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贸促会、醴陵市政府、各相关园区)

(五)加强质量人才建设

17.加速引进、培育高层次人才。完善人才引进、培育政策,对计量、标准、质量管理人才经评审等程序后纳入我市高层次人才优惠范围,在资金奖励、住房补贴、科研经费、项目立项、子女就学、生活保障等方面对高层次人才予以激励。(责任单位:市委组织部、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卫生健康委、市市场监管局、各相关园区)

18.创新质量人才管理模式。开展新工种和职称评定、技能认定试点,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加大对质量人才的宣传表扬。深化产教融合,加大校企合作,引导职业院校结合株洲产业发展需要开设专业,组织开展订单式培训。(责任单位:市总工会、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教育局、市市场监管局、职教园办、各相关园区)

19.开展质量人员培训。 根据产业特性及企业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可靠性分析、过程管理方法、全面设备管理、质量成本管理、供应链管理、知识管理、质量最佳实践等质量新理论、新知识的培训及学习,帮助企业建设具有创新力、专业化的质量管理队伍。每年组织质量管理知识、技能人员等专题培训,集中一批企业技术骨干到职业院校开展脱产培训,到龙头企业现场学习,提高理论水平和操作能力。(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各相关园区)

(六)优化质量发展环境

20.完善产业链体系。紧紧围绕轨道交通装备、先进硬质材料、陶瓷产业布局开展产业链招商,强化靶向招引,加强龙头企业牵引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产供销对接合作,实现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责任单位:市商务粮食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各相关园区)

21.筹建湖南先进硬质材料展示交易中心。建设集产品展示、销售、培训等功能于一体的先进硬质材料展示交易中心,打造国内重要的硬质材料产品流通集散中心,引导国内先进硬质材料企业向园区集聚。(责任单位:荷塘区政府)

22.试点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平台。建设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平台试点,成立“一站式”综合服务队,实现质量基础设施协同服务、技术专利协同创新、品牌培育等“一站式”服务。(责任单位:各相关园区、市市场监管局)

23.推动资源共享。建立并公开全市轨道交通装备、先进硬质材料、陶瓷产业科研机构、技术中心、研发中心、设计中心、国检中心、重点实验室以及各类计量测试机构、检验检测机构、认证机构等数据库,鼓励各类平台对外开放,开展项目深度合作,探索建立研发资源共享发展模式。(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市场监管局、各产业链办、各相关园区)

24.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政府和企业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组建质量专家库,引导、支持产业链协会、商会、专业质量服务机构等社会组织在产业规划、质量基础设施建设、质量人才培育以及自律规范、信用建设、纠纷处理等方面发挥作用,规范行业管理,提升全产业质量责任意识和质量管理水平。(责任单位:市民政局、市市场监管局、各产业链办、各相关园区)

四、保障措施

(一)加大政策支持。各相关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整合国省部市现有资金、政策支持,研究出台完善相关机制体制,对三个行业在项目建设、专项资金、技术攻关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完善质量基础设施,鼓励质量技术创新。

(二)强化部门协同。市质量强市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市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链办公室、市先进硬质材料产业链办公室、市陶瓷产业链办公室、产业链企业和各相关县市区政府、部门、园区要统筹推进轨道交通装备、先进硬质材料、陶瓷产业质量提升行动,建立健全政府、园区、产业链办公室、企业、产业协会、科研院所、技术服务平台之间的协同推进机制,及时发现和协调解决具体推进过程中存在困难和矛盾,确保质量提升工作有效开展。其中,陶瓷产业质量提升行动由醴陵市负责组织实施。

(三)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在质量提升的具体推进过程中,各相关部门要及时总结提炼好的做法和成功经验,努力将实践经验转化为制度成果,为推动株洲·中国动力谷“3+5+2”产业质量提升打下制度基础。

分享到:
通知 点击查看 点击查看
公告 征订通知 征订通知
会员注册
已有账号,
会员登陆
完善信息
找回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