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泰安市大力实施质量强市和名牌战略,完善机制,狠抓落实,全市质量总体水平不断提升,质量泰安建设不断推向深入。
政府推动质量工作扎实有力
泰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质量工作,出台《泰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质量强市的意见》、《泰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工业企业品牌建设的意见》、《泰安市市长质量奖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文件,推动质量强市工作蓬勃开展、品牌战略深入实施。为将质量强市战略落到实处,泰安市强化质量考核导向作用,出台《泰安市质量工作考核办法》、《政府质量工作考核评分细则》,启动市级政府质量考核工作,并将工业产品质量合格率指标纳入科学发展综合考核体系。同时,加大质量工作奖励力度。市政府每年都拿出专项资金对山东名牌新增企业、标准制修订单位进行奖励,2015年市县两级政府奖励山东名牌和市长质量奖获奖单位、个人,以及主持参与标准制修订单位资金共490万元。
质量监管体系日趋完善
强化产品质量检验,及时发现产品质量问题。2015年检验特种设备4万余台(件),发现问题和隐患1万余条并及时督促、帮助整改,特种设备定检率保持在98%以上,位居全省前列。泰安市质监局2015年首次开展生产领域市级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对低压成套开关设备等13类产品开展抽查,产品抽样合格率90.3%。省以上抽查我市产品合格率92.01%,比2014年上升6个百分点,连续五年实现稳中有升。
不断提升检验检测能力。2015年10月,国家再制造机械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在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开工建设,建成后将成为泰安市首个国家级质检中心,为全国机械再制造产品生产、研发提供高质量的检测技术服务。目前,全市建立起了以国家级检验中心、省级检验中心和重点实验室为骨干,以市级技术机构为主体的质检、计量、纤检、特检等七大技术服务平台。
狠抓企业质量基础管理工作。泰安市质监局从计量基础、标准化管理、代码条码、许可证办理、管理制度、人员培训、设备仪器等方面入手,积极帮助企业建立计量检测体系、标准化体系。目前,全市126家企业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56家企业通过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确认。全市企事业单位参与或主持参与制修订国家标准78项、行业标准113项、省地方标准168项,6项标准荣获国家标准创新贡献奖,91家企业通过了测量管理体系认证和计量确认考核验收。
持续加大执法打假力度。对于电梯、大型游乐设施、电线电缆等涉及人身健康以及生命财产安全的质量问题,坚持“零容忍”态度,严厉打击质量违法行为。2015年,泰安市质监局立案查处质量违法案件77起,受理群众质量咨询投诉举报1900余件,为群众和企业挽回经济损失1500余万元。
积极推进品牌建设。将名牌战略作为提升区域产品质量、推进质量泰安建设的重要举措,按照发现一批、发展一批、培育一批、壮大一批的原则,对全市企业状况进行全面调查,精心筛选了具有竞争优势的企业和产品作为名牌培育重点,积极帮助企业争创名牌。2015年,全市新增山东名牌26个,山东农大肥业科技有限公司复合微生物肥料、有机肥料,泰山石膏股份有限公司纸面石膏板等17个产品获得山东名牌产品。泰安市泰山网络传媒有限公司“泰山幸福e家园”、山东泰安交通运输集团有限公司“交好运、运真情”等9个服务品牌获得山东服务名牌。在名牌争创过程中,企业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控制能力大大提高,社会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有效提升。
质量共治格局基本形成
质量振兴是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系统工程,泰安市不断完善制度、强化监管,引导和动员全社会增强质量意识,全市形成了“政府重视质量、企业追求质量、社会崇尚质量、人人关注质量”的良好社会氛围。成立了由质监、工商、食药、商务等33个部门组成的质量强市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大力开展质量提升和质量专项整治等各具特色的活动,形成质量发展合力,推动质量共治。大力开展企业质量承诺活动,推动企业增强创新能力,鼓励企业积极参与标准制修订,推行首席质量官制度,建立企业质量人才管理制度,企业质量安全主体责任意识不断增强。通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质量宣传活动,如质量月活动、消费者权益保护日活动、国际计量日、世界标准日活动等,同时,广泛开展质量普法、质量改进、质量攻关、技术比武等群众性质量活动,社会各界对质量安全的重视和参与程度不断提高。
栏目导航
内容推荐
更多>2025-07-16
2025-07-01
2025-06-04
2025-05-20
2025-05-09
2025-04-16
2025-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