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检测市场需加强管理 (2004-11-02)
发布时间:2007-12-04
作者:
来源:
浏览:1759
被喻为建设工程实物质量真实反映的上海检测单位现状如何?不久前的一项动态检查露出真相:良莠不齐。大多数对外检测单位能遵守国家和上海有关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的法律、法规,按规范和标准要求开展检测业务工作,全市检测质量基本受控。但也有一些检测单位竟敢冒行业之大不韪,弄虚作假出具假报告,亟待整治。
此次检查是上海质量月系列活动之一。目前,上海拥有对外检测业务资质的检测单位117家。检查组由上海市建设工程安质监总站、市检测中心、市检测行业协会及相关专家组成,共抽查了室内环境、建材、钢结构、基桩检测等专业的20家检测单位。其中室内环境质量检测单位10家,建材检测单位4家,钢结构检测单位3家,基桩检测单位3家。检查的内容包括试验室环境、仪器设备管理、人员素质等方面。重点为检测工作质量和检测行为规范。从检查结果来看,一些检测单位能够守法和诚信经营。如上海新地海洋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和上海岩土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检测站能对照质量手册进行管理,检测行为规范,并重视对检测技术力量的培训,人员素质普遍提高。一些过去管理存在薄弱环节的单位亦有明显改观。如上海源正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试验室严格把好仪器设备管理关,记录认真;上海仪表电子工业环境监测站加强了对环境设备的改造和置换,面貌焕然一新,更适应了检测工作的需要。
自然,上海的检测市场也存在着“害群之马”,一些单位的检测工作弄虚作假,出具虚假报告就是典型“病症”。如上海市室内装饰质量监督检验站所作室内环境质量检测仅检TVOC含量一个参数(未测苯、氨、甲醛、氡),便出具符合一类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质量检测的完整报告。更为严重的是,不同工程的检测报告套用相同的检测数据,而且同一样品同一检测项目归档的原始记录与电脑存储的记录也不一致。同时还发现有关检测人员不按有关标准进行检测,在4分钟内完成28个甲醛样品的比色操作。而有些单位竟然尚未检测但报告已出。如上海市闵行区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站和上海申平建筑科技有限公司试验室等的废料堆内有多组混凝土抗压试块未经检测已出具检测报告。此外,诸如检测资质和人员资格不健全,便对外承揽检测业务;无证人员在检测报告上签字;原始记录既无委托编号、检测日期,又无检测人员签字;检测数据随意涂改,检测资料不全,归档混乱等违规现象也时有发生。
检测报告历来被视为建设工程实物质量的“眼睛”,眼睛一旦失明,如何判断质量优劣?为此,上海市建设工程安全质量监督总站站长蔡健认为,《行政许可法》实施后,相当部分人士认为企业包括中介组织可以各显神通。但这必须在一个基本框架下显神通,这就是科学的态度。它至少蕴涵两层意思,一方面要诚信经营,另一方面要崇尚科学。对检测单位的要求则更高。而目前靠低价、出具虚假报告来参与市场竞争,只能是短期行为,甚至会葬送企业的生命。因此,检测单位须将市场观与科学观有机地结合。蔡健严厉地指出,弄虚作假和出具假报告是检测行业的大忌,必须严厉打击。主管部门在打击的同时,必须加大力度在检测行业内普遍建立诚信机制。目前,先从加强企业内部管理抓起,强调内部管理必须具备自律自控能力,并建立科学合理的监督手续,在检测报告的程序方面严格把关。自然,加强队伍建设和职业道德建设也是一项持久的活动。
为了规范检测单位的市场行为,上海市安全质量监督总站决定对管理严格、检测工作质量良好的上海新地海洋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上海岩土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检测站两家检测单位给予全市通报表扬;对管理混乱,检测行为严重不规范的上海市室内装饰质量监督检验站、上海市闵行区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站、上海申平建筑科技有限公司试验室及化工部基础工程研究检测中心上海分中心4家检测单位给予全市通报批评的处理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