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计量网 http://www.chinajl.com.cn/
中国计量网——计量行业门户网站
计量资讯速递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化 > 计量科普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古诗词中的计量单位你了解吗

发布时间:2021-08-09 作者:张佳楠 来源:中国计量杂志 浏览:33561
在2020年中央电视台组织的《中华诗词大赛》第七场,有这样一道题:请问下列哪一项中的长度单位最长?

A、“白发三千丈”中的“丈”

B、“一片孤城万仞山”中的“仞”

C、“千寻铁锁沉江底”中的“寻”

这道题的正确答案是A。古代“一丈”等于十尺,而“一仞”等于八尺(也有七尺之说),“寻”与“仞”相当。而当时的答题者回答错误,说明对古代长度计量单位不熟悉。
长度单位很多,并且在古代诗词中经常用到,为中华诗词增添了很多光彩。为了更好地理解中华诗词,下面就中华诗词中常用的长度计量单位做一介绍:

丈、寻、仞
这三个计量单位在古代诗词中较为常用。唐代李白《秋浦歌》大家最为熟悉:“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丈,《汉书·律历志》:“十尺为丈。”古典诗歌中描写愁的很多,有以山喻愁者,如杜少陵的“忧端如山来”;有以水喻愁者,如李颀的“请量东海水,看取浅深愁”。而李白独辟蹊径,以“白发三千丈”之长比喻愁之深之重。人们不但不会因“三千丈”的无理而见怪诗人,相反会由衷赞赏这出乎常情而又入心的奇句,感到诗人的长叹疾呼实堪同情。
唐朝刘禹锡《西塞山怀古》中讲:“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其中寻,《小尔雅》云:“寻,舒两肱也。”《大戴礼记》云:“舒肘知寻。”《说文》又讲:“度人之两臂为寻,八尺也。”诗中用“千寻”形容铁锁之长,暗喻大江之深。有人直接译为“千丈”是不准确的。刘禹锡的《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其中寻、常原都是长度计量单位,《小尔雅》云:“倍寻谓之常”。一寻为八尺,一常等于两寻,等于十六尺。经过不断发展,寻常变成了普通的意思。

唐代王之涣《凉州词二首·其一》最为广泛流传:“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仞,《说文》云:“伸臂一寻八尺,从人,仞声。”《正字通》“仞”字下云:“古以周八尺为仞。中人之身长八尺,两臂寻之亦八尺,两足步之亦八尺,度高深以仞,度长短以寻,度地以步。”用“万仞”来表示很高的山。“仞”在古诗词中一般都用来形容山的高大。再如宋代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中有一句:“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用来形容华山之高。

咫、尺
 “咫、尺”这两个长度计量单位在古诗中经常用到,据不完全统计多达200余首。宋代杨万里的《初秋行圃》:“落日无情最有情,遍催万树暮蝉鸣。听来咫尺无寻处,寻到旁边却不声。”其中讲到“咫尺”,说蝉的声音听起来很近,可走到旁边却又不发声了。唐代韦庄的《浣溪沙·夜夜相思更漏残》:“夜夜相思更漏残,伤心明月凭阑干,想君思我锦衾寒。咫尺画堂深似海,忆来惟把旧书看,几时携手入长安?”诗中用“咫尺”形容画堂的深就像大海一样,暗中比喻虽有咫尺但思念很深。

古代多以人体的某个部位或某段长度作为长度计量单位,如尺。尺,《大戴礼记》和《孔子家语》中讲:“布手知尺”,也就是说:一尺为一个成人张开手后,大拇指指尖与食指(也有人说是中指)指尖间的长度距离。咫,《说文》中解释为:“中年妇人手长八寸谓之咫,周尺也。”也就是说:一咫为中年妇女的大拇指指尖与食指(或中指)指尖间的长度距离,大约相当于八寸,这也和周朝的一尺差不多。

 “尺”在古代诗词中有时也代表“尺子”,即测量长度的工具。唐代陆复礼的《试中和节诏赐公卿尺诗》:“春仲令初吉,欢娱乐大中。皇恩贞百度,宝尺赐群公。欲使方隅法,还令规矩同。捧观珍质丽,拜受圣恩崇。如荷丘山重,思酬方寸功。从兹度天地,与国庆无穷。”在这首诗中“尺”代表“尺子”,用尺子量天度地。尺子也代表规矩(矩:直角尺),即规则、准则、律法等。《唐六典》记载,在唐朝,每年到中和节(即二月初二),朝廷常常以“尺”作为最贵重礼物,赠送给朝廷军政要臣及各国使节。其寓意是:统治者订立了法度,要求群臣“均权衡,一度量”,用统一的法度维护国家的统一和长治久安。同时也要求各大臣公平公正办事。而接受恩赐的大臣,得到这类制作精良、精美绝伦的红、绿牙尺或鎏金镀银的刻花尺时,都受宠若惊、感激涕零,常常吟诗作赋表达誓死效忠朝廷的决心。

分、寸
“分、寸”在尺度上较小,成语“把握分寸”就是指细小的地方都要把握好,不能超出“分、寸”界限。唐代韩愈在《听颖师弹琴》写道:“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凰。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嗟余有两耳,未省听丝篁。”意思是说:琴声一会儿如一对儿女耳鬓厮磨、互诉衷肠,一会儿如战场勇士骑马杀敌擒王。一会儿又如浮云、柳絮漂浮不定,在这广阔天地之间悠悠扬扬。暮然又像百鸟齐鸣,啁啾不已,一只凤凰翩然高举,引吭长鸣。登攀时一寸一分也不能再上升,失势后一落千丈还有余。惭愧呀我空有耳朵一双,还是无法理解琴声真正的意境。诗中用“分寸”来表示攀高时恰到好处,一寸也不多上。
寸,《说文》:“十分也,人手却一寸动脉谓之寸口,从又一。”分,《说文》云:“十发为程,十程为分。”《隋书》引《易纬通卦验》云:“十马尾为一分。”《汉书·律历志》讲:“一黍之广,一为一分。”从上面可以看出古代“分、寸”的定义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十分等于一寸。宋代楼钥《吴参议达观斋》中有这样一句诗:“世人颠倒名利途,跻攀分寸争锱铢。”诗中“分寸”、“锱铢”都是指很小或很少的东西(注:古代100个黍粒重为1铢,6铢等于1锱,即600个黍粒的重量)。

跬、步
清代蒲松龄的《促织》最后一段这样讲:“天子偶用一物,未必不过此已忘,而奉行者即为定例。加以官贪吏虐,民日贴妇卖儿,更无休止。故天子一跬步,皆关民命,不可忽也。”意思是说:天子的一个爱好、一个想法、一件事情,都关乎着人民的生命安全,决不可忽视。这里的跬步指很小的一件事。
 “跬、步”在古诗词中经常连用。《小尔雅》讲:“跬,一举足,倍跬谓之步。”而步一般又以尺为基本单位。《史记·秦始皇本纪》:“数以六为纪……六尺为步”。汉以后由于尺的长度不断变化,唐朝又定义了“五尺为步”。我们最为熟悉的是“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这样的诗词还有很多,如《淮南子·说林训》:“跬步不休,跛鳖千里;累积不辍,可成丘阜。”意思是:半步半步不停地前进,即使跛脚的鳖也能行走千里之远;十个黍粒十个黍粒(一累为十个黍粒的重量)地堆积而不停止,就可以堆积成小山。

里在古代诗词中用得也较多,多表示道路的长短。唐代杜牧的《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里的“千里”是指很长的路上鸟儿鸣叫,两边鲜花绿叶相互映衬,非常美丽。再如清代纳兰性德的《浣溪沙·十里湖光载酒游》:“十里湖光载酒游,青帘低映白苹洲。西风听彻采菱讴。沙岸有时双袖拥,画船何处一竿收。归来无语晚妆楼。”其中用“十里”来形容湖面广阔,也反映出内心的豁朗,所以要“载酒游”。
其实,最初的“里”并不表示长度,而表示长方形的居住地。《说文》段注讲:“里,居也。二十五家为里……遂人曰,五家为邻,五邻为里。”《汉书·食货志》讲:古者“建步立亩……亩百为夫,夫三为屋,屋三为井,井方一里,是为九夫。”以上可以看出,“里”代表的是“长方之居”,后来逐渐转为指路的长度。

毫厘、忽微
毫厘在诗词中用得最多、最为有名的一句就是《增广贤文·上集》中的“差之毫厘,失之千里”。意思是:开始时虽然相差很微小,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呻吟语·卷一·礼集·性命》中讲:“先天之气,发泄处不过毫厘;后天之气,扩充之,必极分量。”意思是:每个人先天的气质,可以发扬的地方只不过是一点点而已;然而,通过后天养成的气质,必然能够达到至高无上的境界。
宋代欧阳修《伶官传序》最后一段写道:“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意思是说:(一个人)当他强盛时,普天下的豪杰,都不能跟他抗争;等到他衰败时,几十个普通人围困他,就自己丧命;国家灭亡,被天下人讥笑。可见祸患常常是由微小的事情积累而成的,聪明勇敢的人反而常被所溺爱的人或事困扰。这里讲的“忽微”指非常小的意思。
贾谊《新书·六术篇》云:“数度之始,始于微细。有形之物,莫细于毫。是故立一毫以为度始,十毫为发,十发为厘,十厘为分,十分为寸,十寸为尺,备于六。故先王以为天下事用也。”《孙子算经》:“蚕吐丝为忽,十忽为一秒,十秒为一毫,十毫为一厘,十厘为一分,十分为一寸,十寸为一尺,十尺为一丈,十丈为一引,五十尺为一端,四十尺为一匹,六尺为一步,二百四十步为一亩,三百步为一里。”《孙子算经》也讲:“蚕吐丝为忽,十忽为一秒,十秒为一毫,十毫为一厘,十厘为一分”。
到了明代,忽以下增加了微、纤两个小单位,一忽等于十微,一微等于十纤。清代《数理精蕴》中,长度计量单位自纤以下又继续增加了沙、尘、埃、渺、模糊、逡巡、须臾、瞬息、弹指、刹那、六德、虚空、清净等多个单位,亦均为十进制,但生活中几乎不用。

本文刊发于《中国计量》杂志2020年第9期

作者:中国计量测试学会  张佳楠
分享到:
通知 点击查看 点击查看
公告 征订通知 征订通知
会员注册
已有账号,
会员登陆
完善信息
找回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