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计量网 http://www.chinajl.com.cn/
中国计量网——计量行业门户网站
计量资讯速递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化 > 计量科普

古代计量一斤等于十六两,那么一两是等于十六钱还是十钱?

发布时间:2020-01-06 作者: 来源: 浏览:12537

秦始皇平定天下后,对以前混乱的度量衡进行了统一,规定确立了铢、两、斤、钧、石的重量计算单位,名为“五权”,采用的是十六进位制,一斤等于16两,一两等于24铢,发行的货币叫半两钱,因钱币上铸有半两二字得名,重量为12铢。

汉朝武帝发行五铢钱,钱币上铸有五铢二字,一直沿用到唐朝,直到开元通宝钱问世,通行六百年。在这以前,钱都不是重量单位,而是名称。

从开元通宝钱开始,货币的名称才改称通宝,钱作为货币名称的历史才结束,逐渐成为重量单位。唐高祖武德四年所铸造的开元通宝钱,上铸通宝字样,每枚铜钱重2.4铢, 十枚铜钱刚好重一两。 这样,一两就等于十钱。

到宋代,斤和两之间的换算仍然是十六进位制,而在两以下的重量换算中,正式废除了铢这一重量单位,用钱取而代之,确立了十进位制,相比之下,十进位制更加便于换算,更加简便。一两等于十钱的算法一直沿用到明清时期。

所以,在古代,十六进位制在斤两之间换算一直存在,即一斤等于十六两,在两以下的换算中存在于宋以前,宋以后则采用的是十进位制,即一两等于十钱。有一两等于二十四铢的算法,而二十四铢等于十钱,一两等于十六钱的计算方法是错误的。

分享到:
通知 点击查看 点击查看
公告 征订通知 征订通知
会员注册
已有账号,
会员登陆
完善信息
找回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