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计量网 http://www.chinajl.com.cn/
中国计量网——计量行业门户网站
计量资讯速递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化 > 计量沙龙

难忘小黄庄─教与学

发布时间:2011-05-31 作者:李培国 来源:转载 浏览:2393

李培国

  建国初期乃至1950年代中期我国的计量工作仍很薄弱,真正意义上的计量几乎是一片空白。当时一机部所属企业的工业计量或许要好些,在苏联援建的工厂中大多有长度计量室,在温度计量方面,虽然需要测温的设备都配备有测温仪器,但是像第一汽车制造厂那样具有较为完整的计量体制的企业只是极少数。为了适应国家经济发展,需要全面开展计量工作,从机构、设备、人员、资料,规章制度等等都要进行筹备,而其中配备具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技术和管理人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当时的情况是温度计量专业人员奇缺,除极少数单位有苏联代培回国人员外,几乎找不到这方面的人员。大中专院校没有计量专业,学物理的算是比较靠近温度计量。培养专业技术人员迫在眉睫,而最直接、最快捷的方法是办短期训练班。

  当时一机部计量检定所的工作指导方针是“边做、边教、边学”,计量监督、检定与办培训班或交叉或同时进行。从1956到1958年在小黄庄前后共四次举办温度计量训练班,学员来自一机部所属企事业,有工人,检验、试(化)验等技术人员,还有改行的教师、退役的体育工作者,年龄基本上是二、三十岁,其中不少是二十岁出头我们的同龄人,文化程度大多数为高中,也有少数初中和大学文化。教员都是新参加工作的大中专学生,特别是前三期基本上是以一机部所属几个机校的中专生。下面这张照片是1957年举办的第二期温度计量训练班组织春游时于北京颐和园昆明湖畔的合影。

难忘小黄庄之五 <wbr>─ <wbr>教与学 <wbr> <wbr>李培国

1957年4月于北京颐和园昆明湖畔

  课程的设置和教员、根据回忆是这样的:

  误差理论(张功铭主讲);热电偶(周嘉龄主讲);自动电子电位差计(金华彰、董汶先后主讲);测温毫伏计和自动记录毫伏计(高佩珍主讲);自动控制毫伏计和比率计(李培国主讲);光学高温计和辐射高温计(关秀丽、蔡明忠、李培国先后主讲);液体玻璃温度计和电阻温度计(刘文宇、张岱明先后主讲);加热炉与热处理(秦荫堂主讲);温标。

  每期训练班教学都是分两大部分进行,先讲理论(包括仪器的原理、结构、使用维护和检定等)后进行实习(主要是检定用仪器设备和操作方法的了解和熟悉)。在56年的培训班时我们这批55年参加工作的同志都是辅导实验,我负责辐射感温器检定实验。在实验准备阶段,领导安排张岱明和我负责设计一些实验用设备。张岱明负责廉、贵金属热电偶两个焊接设备,我负责光学高温计检定支架和辐射感温器检定用的镍片装置。设计是参考当时苏联一本书上的立体图进行的,光学高温计支架由于机械加工中不能满足准确定位要求未能应用。

  当时没有供训练班使用的专门教材,即使与专业相关的参考资料也是少之又少。公开出版的只有电力出版社出版的《热工测量和仪表》(苏联 维波普雷奥勃拉仁斯基著,陈珩译)。另外一本俄原文书是由苏联全苏计量科学研究院编著的《温度测量仪器及其检定》(多人参加了此书的翻译,陆陆续续直到1958年全部译完,由盛玟工程师校对、初步定稿,油印成册作为1958年培训班的教材。1960年由机械出版社正式出版。),该书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仪器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第二部分是检定,讲课中的检定部分及实验基本上按此书的要求进行。根据上面所介绍的参考资料,每一门课程都有由授课者编写的讲义。讲义是油印,字迹工整,多为仿宋体,牛皮纸封面加有边框,前几年我还有保存,现已不复存在,着实可惜!

  我们这一批小青年既缺乏专业知识和经验更没有讲课的经历,加之时间紧迫,所以采取一些有效的方法和措施,发挥集体的力量(按现在说法算是”团队精神”吧!),分工负责、每人一门课程,少而精、少而深,而且可以互教互学。具体做法上有下列两点:一是‘试讲’,即如同正式讲课一样,讲课人在讲台上讲、写,其他人在下面听,讲完后大家对讲课内容以及方式方法提出意见和建议。这种做法不仅可以改进教学内容和方法,而且是对讲课的一种实际体验。另一点是‘相互听课’,这本身就是一种互教互学,而且可以把听课者的意见和建议以及学员的希望和要求反映给授课人。

  作为初为人师者,我们这些年轻人在教学中兢兢业业、不敢有丝毫马虎,备课准备充分,讲课认真、生动,有的还不时幽默。比如张岱明讲体温计的原理、结构,提到由于产品质量不好,小护士甩体温计水银柱下不来时,边说边比划,引得哄堂大笑,轻松、活跃的气氛中提高了教学效果。正是由于这种每个人认真负责的态度,团结互助的共同努力,训练班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学员们回本单位后不同程度的开展了温度计量工作。大部分在后来成了计量战线的骨干,如建立计量标准、制定检定规程、出版专业书籍等。

  作为训练班的插曲好像还应该提上一笔,学员们大多数是未婚的年轻人,在学习的接触、相处中有的建立了感情,后来喜结连理,就我所知就有两对,这或许应算是训练班的意外收获吧!

  除在小黄庄办的训练班外,后来还接受过在外地由外单位举办训练班的讲课任务。1958年冬根据马林处长(当时国家计量局力学处长)的建议,安徽省计量系统在合肥举办小高炉用热工仪表训练班,我担任教员;1959年5月一机部五局在包头举办热工仪表训练班,我讲授电阻温度计、光学高温计和辐射高温计;

难忘小黄庄之五 <wbr>─ <wbr>教与学 <wbr> <wbr>李培国
  1959年6月于包头

  同年,王进琦去新疆计量局举办的训练班授课;1960年夏我出差西安,正赶上陕西省计量局举办热工仪表训练班,马麟(我的校友、原在国家计量局一起工作)临时‘抓差’让我讲光学高温计和辐射高温计。

  以上是有关‘教’的回忆,而且都是讲的训练班——‘教’的主要形式。以后还有零星的代培学员,如某部队的小石、北京分析仪器厂前后两人。下面是关于‘学’的经历与回忆。

  因为大家都是改行从事计量工作,形势和任务都要求必须努力学习、尽快学习,以适应客观需要。当时大多是刚参加工作的单身汉,工作、吃、住都在单位,除去星期六、星期日外,每晚办公室都是灯火辉煌,学习或是工作加班。彼时彼景,现在想起也令人难以忘怀!学习主要有两个内容:专业知识和俄语。专业知识学习方面在办训练班时尤为明显,它涉及到很多物理方面的知识,如固体物理学、热辐射、几何光学、电子学等等。这些在机校、特别是机械加工专业学的很少或者没有学过。为了弄清一些自动调节仪表的控制线路,不得不从最基础的电子管学起。这种刻苦、认真的学习精神和取得的效果为训练班的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当时包括热工计量在内的计量专业、中文书籍很少,而外文书都是俄文。我们的俄语基础都很差,以北京机校来说只学了一个学期,每周两节课,这种学习只能算是皮毛。为了更多、更好地学习专业知识,必须尽快掌握俄语。开始都是学速成课本,该书附有单词纸条,纸条长约 100mm,宽约10mm,一面是俄文,一面是中文,按照当时提倡的循环记忆法,每天早晨都要背单词,即使出差也不例外。以后是边翻译边学习,以巩固学习成果。

  当时一机部所属工厂(包括苏联援建项目)的热工计量仪器都存在修理问题,仪器出现了故障就是停用或报废,这不仅是浪费,有时还会影响生产。这一现象引起有关方面、特别是我单位的重视,组织上决定开展这方面的工作,指派关秀丽同志和我学习热工计量仪器修理。计划包括在国内热工仪表生产厂学习和聘请苏联专家。

  1956年3月我们去上海电表厂跟班学习电子电位差计和自动记录毫伏计,时间一个多月。主要是从仪器的零部件到整机安装,这对全面熟悉仪器的机构很有帮助,在一般使用中很难遇到,但缺少使用中出现故障的解决方法这一内容,而这更为重要。

  1957年春夏之交苏联专家什瓦利别来华,单位安排先请专家到一些有代表性的重点工厂去参观,以便了解情况、发现问题,有利以后工作的开展。能回忆起的单位有: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哈尔滨电机厂、锅炉厂等(这个城市参观的工厂较多);大连起重机厂;上海机床厂、上海工具厂等。陪同人员是新由长度组调来的倪树钧工程师,翻译王自兴和我。此时反右运动已经开始,长春参观过后倪工先回单位参加运动。

  以后在哈尔滨遇到了陈葵、马麟和冯秉辉等同志,下面的照片就是我们与专家在松花江畔的合影。 

难忘小黄庄之五 <wbr>─ <wbr>教与学 <wbr> <wbr>李培国
57年6月于哈尔滨松花江

  这次的参观不是一般的走马看花,而是深入现场、看的很仔细,所以前后花了两个月左右时间。在此期间通过所碰到的实际问题得到专家的指导,这也是通过实践学习的好机会!回京后即参加了反右运动,没有搞什么实际技术工作,也没能向专家进行专门的系统学习,这对个人来说是个损失,对国家来说是一种浪费,思之慨然!

  回忆往事,我们就是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得到锻炼,得到提高,边干边学、边学边干,从无到有,为我国的温度计量事业迈出了新的步伐。

分享到:
通知 点击查看 点击查看
公告 征订通知 征订通知
会员注册
已有账号,
会员登陆
完善信息
找回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