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炎热的2017年7月,笔者受单位委派前往气候怡人的北方参加计量机构综合管理能力提升培训。和以往的技术能力培训不同的是,这次的培训站在了更高的层次去思考计量工作,如何书写文章,如何开展计量文化建设,如何全方位提升计量综合管理工作能力,以及对计量文化建设必要性的认识。这次培训,主办方请来了王步步、李瑞昌和史子伟三位在技术监督系统炙手可热的“大咖”给我们授课,内容丰富、生动精彩,令人受益良多。
培训结束后,我认真回顾了教材和上课的精彩内容,对整个培训做了以下归纳总结。
一、计量工作任重而道远
计量工作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从“没有测量,就没有科学”“科学要发展,计量须先行”等名人名言中可见一斑。计量工作可以分为科学计量、应用计量和法制计量。由于我国在这三个方面都存在短板,所谓“术业有专攻”,因此需要进行有效的分工,明确攻克方向,弥补缺陷,补好短板。对于省级以下的计量机构,技术能级偏低,专研能力缺乏,因此可以定位于法制计量,履行职责,全面服务社会。王老师提出,当前法制计量存在三个不足:观念陈旧、小富即安和乱作为。如何补短板?这就提出了新的命题。首先,应该从大局出发,法定计量机构是政府进行计量监督的技术保障,机构技术能力是基本要求,其发展必须与时俱进,适应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例如现阶段,国家大力提倡环保节能,那就应该积极配合国家政策,为行政监督提供有力的技术保证,能源计量器具审查、过度包装计量检验等内容都赋予了法定计量机构新的工作内容。破旧创新,敢于犯“错误”,计量才有发展,有发展才有作为,有作为才会有地位。这里说的“错误”,引用李瑞昌老师当年当选市长时的即兴讲话就是:为了改革和发展,就要开拓创新,那就必须对现行规定进行突破,突破就是违反,违反就是“错误”。其次,计量发展需要加大资金投入。在技术监督部门垂管期间,数据显示计量方面的投入占比极小,全系统的财政投入中,计量仅占1.5%左右;设备投入中,全系统增长了10倍,而计量仅增长了2.5倍。因此,计量已经跟不上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脚步。就本单位设备来说,确实设备陈旧、技术含量低,必须增加资金投入以更新换代,提升技术能级。再次,加强计量工作履职能力,敢担当,有作为。现阶段,随着事业单位机构改革的进行,计量工作出现了新情况、新问题。特别是2017年4月1日起强制检定费用停止征收以后,各地出现了不同的情况,对计量标准进行封存、主动使计量标准证书过期、暂停部分强制检定项目等,都有渎职的嫌疑,是不履职、无担当的表现。尽心履职、服务社会是机构存在的基本前提,我们要加强履职能力,进一步拓展技术保障范围,与时俱进,敢于面对发展过程中的各种变化,敢于承担履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责任。当然,不能乱作为,计量工作需按照计量法律法规体系进行,就算从基本的检定工作来说,也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检定系统表和检定规程进行,不能随意删减和增加检定项目,确实由于各种原因需要改动的,也必须按照国家规定的程序进行,不得违规。
二、计量文化宣传刻不容缓
度量衡统一始于秦始皇,传承至今有深厚的历史底蕴。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都非常重视计量,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计量的法律体系得到有效建立,计量监督管理体制得到进一步完善。但是,计量在普通民众心里的知晓和重视程度却极其缺失,计量是什么?计量技术机构的职责是什么?计量的发展历史是怎么样的?大家对此知之甚少。这几年,各地纷纷进行计量文化建设,计量博物馆、计量文化展厅、计量科普教育基地逐步建立,这让公众有了了解计量历史、计量文化的机会,让孩子们从小能接受计量科普教育,这是好事。通过聆听史子伟老师对计量文化建设的讲课和参观黑龙江省计量博物馆,让我对计量历史、发展和现阶段的状况有了更深、更直观的了解。当然还有很多没有能力建立展厅的地方,也在通过其他方式进行宣传,例如印制各种宣传手册、举办计量公益活动等。计量关系国计民生,涉及方方面面。生活离不开计量,科技离不开计量,发展离不开计量。有了计量发展需要的大环境,计量工作才能快速发展,才能为我国科技发展、国防建设做好基础性的服务,为建设强大祖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应有贡献。
三、相互借鉴,共同发展
这次的培训,既有名师指点,更有同行间的相互交流,是一个非常好的平台。平台的作用在于缩短了各地同行间的距离,能随时随地进行沟通和交流,相互借鉴优势,为自己补短板提供参考和灵感。在此期间,我和一些省市计量院所的同行们交流计量工作,从计量标准到开展项目,从业务收入到绩效工资,从计量体制到发展趋势,多方面的交流使我受益匪浅。交流中,让我体会到了差别:财政投入有差别、业务收入有差别、技术人员收入有差别、各地体制观念有差别、计量文化建设和宣传工作力度有差别。这些差别,形成了各地计量工作的特色。我结合本单位,试着进行了分析,找到自己的短板:第一,和同级计量所相比,技术能力不足,开展项目较少,履职能力差。截至目前,我所已建23套计量标准,在同行业中处于中下游位置,还需进一步拓展,加大标准建立和项目建设。第二,计量文化建设刚起步,落后于其他同行,宣传力度较小。很多同级别计量所开始建设或已建成计量文化展厅,甚至成功建立了计量科普教育基地,而我们才刚起步。宣传力度近几年虽有加大,但还是缺少全面、系统的组织和实施,民众不了解计量,不理解计量的状况还没有改变。第三,观念意识还需进一步提升,必须改变现有“不做不错,多做多错”的想法。我们是法定计量机构,我们的存在就是要确保区域内单位制的统一和量值的准确可靠,要尽心履行职责并敢于承担责任,如果连这点技术能力和保障功能都丧失了,那还怎么履职?怎么为行政监管做技术支撑?那机构还有存在的必要吗?
感谢《中国计量》杂志社组织的这次计量机构综合管理能力提升的培训。培训不仅提升了学员们的管理能力,拓宽了知识视野,同时也为大家搭建了交流平台,结识了各地同行。在今后的工作中,利于自身建设,利于共同发展,收获颇丰。
内容推荐
更多>2020-10-09
2019-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