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乌海供电公司成立50周年暨乌海通电70周年的历史坐标上,电能计量领域的发展历程,是一部“从机械到智能、从人工到数字、从单一计量到综合服务”的转型史诗。几代计量人以“毫米不差”的精度追求和“服务无界”的初心坚守,在风沙肆虐的乌海大地上,勾勒出电能计量与营销服务深度融合的动人图景。
初创期:机械表计里的“计量初心”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乌海电力事业刚起步时,彼时电能计量最初由生产部门兼职负责,所谓的“营销服务”仅停留在“机械转盘+手工校表”的粗放阶段。随着乌海的工业崛起,计量精度与管理需求日益迫切。2001年,公司正式成立电能计量中心,以内外勤一体化的服务模式,为乌海工业崛起和居民用电筑牢了计量基石。
改革期:技术迭代中的“服务扩容”
随着乌海工业化进程的加速,传统计量模式难以满足需求。计量中心开启了“技术+服务”双升级。引入电子表,计量精度从机械表的±2%提升至±1%;2005年,首批智能电表在海勃湾城区试点,计量中心半自动校验装置迭代投用,检定精度提升至±1%,实现了基本误差人工记读计算到光电感 应计读、软件计算的大跨越,为营销服务效率按下“加速键”。2010年后电能计量中心的“营销服务”业务逐步升级为现今,覆盖了检定服务、采控运维、高压装表接电作业的全方位服务机构。
智能期:数字化浪潮中的“服务跃迁”
近十年,电能计量进入“智能+服务”的新阶段,乌海供电公司电能计量中心步入智能化时代。营销管理与采控运维平台的两度更新,实现了计量器具从采购、检定、验收到运维的全流程数字化管控,设备运维效率提升90%,为营销服务的“精准化、数字化”提供硬核支撑。检定方面,中心自2016年起引进自治区第一条单相电能表检定流水线,实现了单相电能表检定的智能传递与判别。完成了年检定量由1万到8万的“质的飞跃”,全面提升了计量设备的检定能力与工作效率。
精神传承:三代计量人的“精度与温度”
几十载的变迁,计量服务早已蝶变,乌海供电公司电能计量中心从老王师傅“用砂纸擦表盘”“用肉眼和手动计算计度器圈数”的坚守,到90后检定员小孙只需通过计算机“监测数据”的跃进。如今的电能计量中心早已不是那个“手工校验小组”,而是成长为“智能检定与服务的大平台”。站在新起点,乌海供电公司电能计量中将继续以“毫厘不差”的专业精度,在智能电网与新能源发展的浪潮中,为地区电网营销服务书写更具温度与价值的新答卷。
栏目导航
内容推荐
更多>2022-09-10
2021-10-28
2020-08-21
2019-11-20
2019-09-27
2019-08-27
2018-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