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大教授一发明解决古建筑尺寸换算难题 (2004-07-13)
发布时间:2007-12-04
作者:
来源:科学
浏览:1786
我国现存的古建筑有不少是木结构,自修建以来,除遭受地震、洪涝等灾害外,更受雷火、兵火及其他人为破坏,大都经历数次重建或维修。由于古代建筑大多没有完整、详尽的图纸,仅凭工匠师傅的传统经验与记忆或根据遗留实物进行施工,这样势必与标准数值有较大误差,维修的次数越多,所产生的误差就有可能越大。更重要的是,每个朝代的计量都不尽相同,换算之间产生的误差会给文物保护带来无法弥补的损失。如今,扬州大学建筑工程学院于习法副教授发明的一种“考古尺”,很好地解决了各个朝代间建筑的尺寸换算难题,并刚刚获得了国家专利证书。
“由于古尺的消失和淘汰,现在的古建筑设计均是根据古制各构件应有的尺度把它转换为公制单位,不但繁琐、工作量大,而且容易出错,施工时,工匠不易发觉、纠正。另外,经过单位转换后,古制所特有的规律已不明显,既不便记忆,亦不便被工匠所掌握,不利于培养高质量的古建筑设计和施工人才。”于习法在采访中对记者说。据介绍,于习法曾参与扬州文峰塔与白塔抗震试验中的测绘工作,并与扬州古建公司施工人员时有接触,深切感受到古尺转换成现代公制的繁琐。因此,他将传统的古制规范融于普通的工具之中,精心设计了古建三角尺和古尺转换器,以“考古尺”总称申报了国家专利。
记者看到的古建三角尺,以普通的三角尺为载体,将宋之“材分”制、清之“斗口”制的各种等级,依尺子的自身形状有规律地布置其间;而古尺转换器,将唐、宋、元、明、清以来各代之古尺与现代的公制尺列于一尺之中,通过滑动游标即可实现各种度量衡之间的相互转换,的确是别具一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