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春鼓楼:我国现存最早的地方天文台 (2004-08-13)
发布时间:2007-12-04
作者:
来源:北京晚报
浏览:1453
鼓楼、天文台,对于每一位宜春市民以致来过这里的人,都可以说是耳熟能详,因为这里有着厚实的华夏文化底蕴。经专家鉴定确认,它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地方时间天文台。有专家进一步考证,它也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地方天文台。
驻足在这座距今已有1050年历史的楼台前,令人不由生出感叹。它占地面积780平方米,台高5.5米,台上建有两层高楼,楼宽23.3米,长11.8米,高12.8米。楼的屋脊顺南北向,为抬梁式实木构架,歇山重檐。紧靠主楼的东北和东南两翼又各伸出一平台,为观天台,台长19米,宽7.4米,衬托着主台的气势。历经千年沧桑,岁月轮回,在秀美的江南宜春能保留这样一座弥足珍贵的历史文物,为旅游者增添一道独一无二的景观。
据史载,宜春古称袁州,鼓楼又称谯楼。袁州谯楼建于南唐保大二年(公元954年),是时任刺史的刘仁瞻所建袁州府署的一部分,也是袁州城西大门门楼,用于观天象、报时辰、察火患。到了宋嘉定十二年(公元1219年),知州滕强恕将此楼“稍新”,添置了铜壶、夜天池、日天池、平壶、水海、影表、定南针、更筹、铁板、鼓角等,设阴阳生轮值,从而全面建成集测时、守时、授时于一体的地方天文台。明嘉靖二十三年(公元1543年),谯楼遭遇火灾,知府范钦等人迅即下令重修。之后明万历年间(公元1573?1620年),谯楼又不断进行了加修,不仅旧貌添色,还增添了新的内容,“额其迎曦,祀袁天罡于其上。”同知李瀚并铸造铜璇玑于观天台,发展了宋代天文台功能。此后,清康熙、乾隆、同治年间,袁州知府们都对谯楼进行了修缮和利用。乾隆三十八年,时任上高邑令的浙江嘉兴进士沈可培,曾作诗咏赞“袁州更漏瑞州春,物候能知气象新。一样茆岗龙洄水,早潮晚汐更含神。”上高距袁州城有200余里,可见当时袁州谯楼授时工作仍远近闻名。直到清末,由于机械钟表业的发展和普及,古老的漏壶计时已相形见绌,再加上连年不断的内忧外患,地方当局没有财力更新设备,袁州谯楼才逐渐衰败。到20世纪民国初年,台上各种仪器设备一一失散,功能殆丧,敝旧凋零,这座高台开始静静地见证历史。自此,当地人们便以怀旧的心情统称其为鼓楼。古、鼓同音,古时击鼓报时的声音在宜春人民心底犹存。
1983年,江西省文化厅为保护这座具有极高历史价值的遗址,拨出专款给予维修,使鼓楼主体基本恢复了旧有面貌,成为宜春一处历史景观。但因财力所限,原遗址的仪器未能修复。1992年,宜春市博物馆与原江西大学合作,对鼓楼课题进行了考证和研究,并得到省科委的重视,下达了《袁州谯楼???我国现存最早的地方时间工作天文台》项目任务通知书,拨给了专项经费。课题组成员历时两年多,先后赴多个相关城市调查,查阅了大量史料,建立了八万余字的卡片资料,在古天文台遗址实地更是逐项细加考证。1994年9月,江西省科委郑重邀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所长薄树人教授、北京天文馆馆长陈晓中研究员、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徐伯安教授、紫金山天文台副台长李东明教授、南京大学天文学系卢央教授及省内专家学者20余人来宜春,请专家们最后论证,并召开了科研成果验收鉴定会。与会人员一致签字通过了验收,权威性地确定宜春袁州鼓楼为我国现存最早的地方时间天文台。2000年10月,它被江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宜春撤地设市后,随着城市建设的迅速发展,古天文台的历史价值更加凸显出来。当地文化局领导与文博所专业人员多方奔走,积极筹备对这座历史遗址进行全面维修,做了大量细致地工作,在各级政府支持下,终于如愿以偿。配合对老城区的改造,这座古天文台于2003年底开始进行整体修复,今年10月即可对外开放。根据“整旧如旧”的文物维修原则,修复后的古天文台将原汁原味地保持历史面貌,恢复铜壶滴漏、鼓角、铜璇玑、影表、浑象等物。与此同时,以鼓楼为中心建成一个占地20800平方米的天文广场,连接素有“宜春南京路”之称的鼓楼路商业步行街,充分发挥旅游、购物、休闲、科普多重功效,成为宜春一大人文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