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场监管总局(标准委)批准发布了《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 食品和化妆品》国家标准第1号修改单,对粽子、月饼的包装要求进一步细化、严化。新国标一经发布,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好评。
粽子和月饼,既是我国的传统美食,又是节日的文化符号。老百姓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吃的是味道,品的是文化。逢年过节走亲看友、礼尚往来,既是亲情的团聚,又是文化的传承。一段时期以来,一些企业抓住人们容易受人情文化、面子文化的影响,因势“利”导,重“颜值”轻“品质”,对粽子、月饼过度包装,不仅增加了消费者的采购成本,还会造成资源浪费与环境污染。特别是当“豪华粽子”“天价月饼”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时,让节日礼品沾上了“铜臭”味,人民群众反映十分强烈。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在消费领域增强全民节约意识,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2021年3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特别提出要“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推进过度包装治理,推动生产经营者遵守限制商品过度包装的强制性标准。”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过度包装治理工作,对相关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取得了积极成效。
但与其他食品相比,粽子、月饼的过度包装问题仍相对突出,存在包装层数过多、包装空隙过大等问题,个别甚至还存在使用贵重材料、混装高价值的商品等问题。此次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强制性新国标,要求进一步减少粽子、月饼包装层数、压缩包装空隙、降低包装成本,让月饼、粽子包装“瘦身”和“轻装上架”,规定详细、具体,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针对性。
标准的生命力在于实施,实施的关键在于企业。食品生产企业是治理过度包装的第一责任人,应严格按照《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 食品和化妆品》强制性国家标准及其第1号修改单有关要求,认真开展自查、自检工作,尽早贯标、用标、达标,确保标准实施时整改到位。各相关行业协会要强化行业自律,组织开展新国标的宣贯培训,倡导企业使用可循环、易回收、可降解的包装材料,降低包装体积重量,节约食品包装成本,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企业执行标准的有效程度离不开严格的自律约束、社会监督和法治监管。为切实解决粽子和月饼的过度包装问题,政府相关部门要坚持从严监管与靠前服务相结合,在积极引导的同时,强化日常监管,依法严查严处食品过度包装行为,及时曝光典型案例。消费者要树立科学、理性的消费观念,尽量购买和选用资源节约型产品;走亲访友时,自觉选择简单适度的包装产品,拒绝为过度包装买单;发现过度包装问题,要积极向监管部门投诉举报。新闻媒体要强化舆论引导和舆论监督,引导全社会积极行动起来,主动对过度包装的食品说“不”,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食品是用来吃的,而不是用来“秀”的。过度包装既偏离了食品的本源,又增加了老百姓的负担,不符合“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社会风尚。让我们共同努力,以贯彻落实新国标为契机,推动食品过度包装问题有效解决,让粽子和月饼“返璞归真”,为粽子、月饼行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栏目导航
内容推荐
更多>2021-07-15
2020-02-14
2019-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