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开展餐饮业计量专项监督检查 (2004-09-21
发布时间:2007-12-04
作者:
来源:
浏览:1694
甘肃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结合本省实际,于3月8日对餐饮业计量专项监督检查工作进行了部署,通过宣传计量法律法规及有关使用计量单位、标注菜肴净含量及主辅料配比、配备与经营相适应的计量器具,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查处短斤少两等计量违法行为,使餐饮业计量状况有了较大的改观,计量行为初步得到规范,为今后餐饮业计量监管打下良好基础。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此次我省共对6965家餐饮企业进行了计量专项监督检查,检查在用衡器6431台,检查在用量杯、量提634件,查处计量违法案件522件,其中查处违法使用计量器具案件286件;违法使用非法定计量单位案件155件;伪造数据、短斤少两违法案件81件,通过专项检查和进行整改,使餐饮企业在用衡器的受检率由原来的52.3%提高到94.8%;受检合格率由原来的75.3%提高到95.4%,餐饮业计量环境明显改善。
二、主要做法和特点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结合我省特点进一步明确了餐饮业计量专项监督检查的目的、意义,主要检查内容和具体的责任分工,省局主管局长在多次会议上强调各级质量技术监督局要从实践“三个代表”的高度,提高认识,加强领导,采取有力措施,切实抓好餐饮业计量专项监督检查工作,做到计量专项监督检查工作事前有方案、中间有督查、事后有总结,省局计量处负责对此项工作进行督查督办。很多市县把餐饮业计量专项监督检查工作融入当地政府创建精神文明城市、优秀旅游文化城市之中,全面推动服务诚实信用体系建设,得到各级政府和消费者的广泛认同。
(二)突出重点,整体推进。餐饮企业量多面广,是计量监督的难点和薄弱环节。我省对餐饮业开展计量专项检查按照重点整治和长效监管相结合的原则,在对餐饮业进行调查摸底的基础上,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对餐饮业的计量监督管理,规范餐饮业的计量行为,不断探索建立餐饮业长效计量监管机制。采取对风景旅游区、商业区以及其他人口流动较大的地区或地段的餐饮业进行重点检查;对辖区内的所有宾馆、饭店等餐饮企业进行全面检查;对社会反映强烈的餐饮业计量违法案件严厉查处;对整改不力、屡查屡犯的企业反复检查。在具体工作中坚持“四查,四看”。一查计量器具,看企业是否配备了符合要求、合格的计量器具;二查法定计量单位,看餐饮企业是否使用法定计量单位进行标价和结算;三查消费者知情权是否得到落实,看餐饮企业是否明示计量操作过程,菜单中是否标注净含量及主要原料配比;四查计量管理制度,看餐饮企业是否配备了专(兼)职计量管理人员,各项制度是否得到落实。
(三)立足当地实际,坚持“四个结合”。一是实施专项检查和探索长效监管相结合。天水、庆阳等地在检查的同时,按照建立企业计量档案的安排,对检查过的企业均建立计量档案,内容包括计量器具配备、计量管理人员、计量管理制度、计量器具检定情况以及计量监督检查情况,以加强对企业计量器具及计量行为的长效管理,已建立计量档案189户;二是执法检查与技术服务相结合。有些餐饮企业的计量器具未检定并非拒绝检定,而是希望质监部门能够上门检定。为此,各地在执法检查的同时,组织技术机构现场维修和检定计量器具,讲解使用、维护知识,收到较好的效果;三是专项检查与舆论宣传相结合。张掖市局在各大酒店、餐饮业集中的商业街张贴宣传标语,公布投诉举报电话,广泛进行宣传。很多市县在检查时主动邀请新闻单位进行报道,促进全社会关注餐饮业的计量行为。如兰州市局严厉查处一些餐饮企业将捆扎螃蟹的草绳也计入净含量的违法行为经新闻媒体曝光后,目前将包装物计入净含量的现象已经大为减少。另外,邀请新闻单位参加也提高了执法过程的透明度,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四是坚持监督检查与治理整顿相结合。针对餐饮业普遍存在的制度不健全,菜单不标注净含量及使用计量单位不规范的现象,各级质监部门除逐家进行耐心细致的宣传和讲解外,还通集中宣传、培训、执法回头看、组织整改等多种形式进行治理整顿。如白银分局组织召开了有115家企业参加的宣贯会,结合餐饮业特点,重点对计量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要求进行集中培训,平凉局专门抽调人员帮助112家餐饮企业确立计量管理人员队伍,酒泉、武威、金昌、庆阳等地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积极帮助企业进行整改,并按要求进行验收。
(四)坚持统一管理,实行分类指导。针对餐饮业经营规模差异较大,管理水平参差不齐的特点,我省各级质监部门正在积极探索对餐饮业计量工作坚持统一管理,实行分类指导的思路。兰州市制定了牛肉拉面地方标准,对原料配比,含量做出具体规定;一些市县也对经营高档海鲜的餐饮企业如何配备计量器具提出要求;庆阳局采取与12家规模较大,经营稳定的餐饮企业签订计量监督管理责任书的方式,明确企业的权利和义务。各地还通过积极鼓励企业开展诚信计量承诺,接受社会监督等形式,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小型餐饮业计量监管问题突出。从此次检查结果可以看出,我省餐饮企业虽然数量众多,但大多数餐饮业企业规模很小,人员构成十分复杂,很多是以家庭成员为主进行管理和经营,加之市场竞争激烈,业主和从业人员更迭频繁,法制意识和业务素质难以在短时间提高,未配备计量器具以及计量器具未检定的情况还普遍存在,尚缺乏有效的计量监管手段。
(二)菜肴净含量及主料配比的标注还存在许多问题。绝大多数餐饮企业仍然沿用传统凭感观进行配料操作,明示净含量及主料配比在很多中餐菜肴中推广有难度,目前我省在菜单中标注净含量或原料配比的企业仅占2%左右。需要进一步探索和完善。
(三)餐饮业内部计量管理不到位。缺乏行之有效的计量管理体系,有些企业制度如同虚设,甚至根本没有相应的计量管理制度。配备专职或兼职的计量人员的餐饮企业还不到10%,少数经营者见利忘义,克扣顾客的行为时有发生,严重损害了广大消费者的权益,影响了餐饮业的健康发展。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 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提高计量监管水平。针对餐饮业从业人员更迭频繁,法制意识和业务素质低的特点,要进一步加大计量执法力度,增加执法检查频次,对计量违法行为要坚决予以查处。有条件的地方要建立计量数据库,进行长效动态计量监管机制。
(二)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提高餐饮企业的计量管理水平。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使全社会重视餐饮业计量行为,引导餐饮企业建立完善计量管理制度,制定相应的计量管理程序,对计量器具建档立卡,使计量器具、计量结果符合法定要求,计量单位标注逐步规范,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从根本上遏制坑害消费者的现象发生。
(三)积极探索将计量管理纳入服务标准中,提升餐饮业整体计量管理水平。采取多种措施,力争实现总局提出的餐饮业在用计量器具平均受检率达到90%以上的基本目标,使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对餐饮业的计量监管明显加强,餐饮业计量环境明显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