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眼中,秤是最值得信任的。然而最近,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读者给本报寄来了一封市民来信,洋洋几千字详细揭露了他所知的电子秤的种种手脚,据说有些电子秤做一天假,就可以赚上百元,此现象在很多市场里普遍存在,而在衡器店内买把问题秤也轻而易举,希望记者能前去暗访。
暗访:买秤 买杆问题秤,没想到这么简单
“各家衡器店都会做手脚,主要是水产、禽类和废品收购行业有此需求,卖水产的做手脚都是电子秤,而收废品的一般用杆秤,至于要缺多少可随需求而定,想‘黑’只要一句话。”一名业内人士向记者如此表态,据说,一些收废品者手中的杆秤能把2.5公斤废品称成0.5公斤。而在锡澄路上有瓜果批发市场和天鹏集团等,时常有小贩们到此处的几个衡器店买问题秤。
11日上午,依着这名人士指点,随意走进锡澄路上的一家衡器店,就受到了老板的热情招呼,价钱从100多元到几百元不等,看中一台180元、最大称重为30公斤的电子秤后,记者表示希望能够称东西时“有点来去”,店内人员马上明白了意思。店员一边开玩笑说自己在市场上买水果经常挨宰,一边建议秤的来去不要太大,才可细水长流。在商定每500克少50克,即顾客买0.5公斤东西,其实只有450克之后,只见店家就拿出了好多个砝码,然后掏出一个小本本,这个本本上密密麻麻写着不同名牌电子秤的一些操作方法。在输入几位密码后,再拿一个500克的砝码来称,果然重量飚升了50克左右。原来,买台问题秤确实如读者所说,连熟人都不要找,就这么简单。
体验:使用假秤 没人怀疑“问题”电子秤
12日上午,河埒口青山菜场附近,记者借用一家水果小贩的摊位,架起“问题”电子秤开始做香蕉生意。
“香蕉多少钱一公斤?”一名年轻女子指着问。
“4块1公斤。”
“3块5毛2。”年轻女子拣了出一把香蕉,记者放在“问题”电子秤上称,根据显示报出了价。年轻女子连忙从口袋中掏出多个硬币准备付钱,没有丝毫怀疑。见此,记者说明刚才用的是“问题”电子秤,又用正常秤给她称重,让她没“吃亏”。
“买价格便宜、量少的东西,一般不会太在意秤的问题。其实,家里也有秤,有时买了东西觉得分量不对头,也会自己复一下秤,吃亏不大一般不会去计较。”年轻女子说。
随后,先后有6名市民到摊位来买香蕉,他们都对称量的电子秤没有什么怀疑和异议,但当记者向他们解释所用的是“问题”电子秤时,都表示在日常买菜过程中,特别是买水产时常发现少秤。其中,市民张女士说,她年前有一次在菜场买了一条5公斤多的青鱼,回家一称发现少了0.5公斤多,卖水产的女摊贩多收10块多钱。不过,当她返回菜场“理论”时,女摊贩自知理亏态度还好,马上退了多收的钱。
三:探访 每个市场都有“问题”秤
按说,各大菜市场都有公平秤,可以复秤,其情形如何呢?随机走进青山市场,买菜的人不少,而打听复秤处位置时,很多市民都说不知道,从来没去过。找到复秤处时,等了10多分钟都没见有人前去复秤。一名市场工作人员表示,来复秤的不多,因为都是附近居民,每天来买菜,像一些蔬菜称过几次觉得没问题,就对摊主产生了信任感,不会再来称。
那么是否说明所有的摊主都是诚信经营的呢?工作人员表示,卖鱼的摊主是短斤缺量的多发地带,一些有心的市民如果觉得分量有问题,就不会让摊主宰杀,直接来复秤,一般顾客的直觉都很准,来称分量的,每500克至少有50克的来去。碰到这种较真的市民,摊主就把多收的钱返还给居民了事,一般顾客也不会再去向相关部门投诉举报。这名工作人员还表示,市内找不到哪个菜场卖鱼的不少秤,因为这几年鱼价一直上不去,不得不如此做法。既然市场对这种情况也心知肚明,那么是否有相关处罚措施呢?这名工作人员表示,没有听说过类似规定,而当市场去查处时,也发现不了问题所在,往往显示一切正常。
四:检测 作弊手法花样百出
带着“问题”电子秤,记者来到市计量测试中心衡器室。工程师朱先生了解情况后,拿出砝码箱,用精确砝码检测:一只200克的砝码放到电子秤上,显示的重量为250克;放上500克的砝码称出的重量是580克,5000克砝码经电子秤称出了5530克的重量。
朱先生解释说,这台电子秤在里面作了固定设置,不同重量物品多出的重量并不一样。其实,这种“问题”电子秤是比较笨的,突击检查可以一抓一个准。现在,“高级”的是“鬼秤”。
工作人员拿出一台以前查处的旧电子秤,在上面放上200克的砝码,显示了重量后,在数字键“4、5、7、8”的中间摁一下,重量立即多出了80克,再按一次,重量立即恢复到正常。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台“鬼秤”是去年市里一家宾馆送检时没收的。现在,一些不良商贩使用的电子秤都是在电子秤的数字键中间暗加1个键,按一次就增加重量,按两次就撤消增重,增重并不是按比例来的,而是按曲线递增的。执法人员前去检查时,很难发现其中的猫腻,只有收了电子秤拆开来,才能发现“暗键”设在那里。
记者将“问题”电子秤的情况向市质监局投诉热线“12356”作了举报,工作人员表示记录下来后会转交给相应部门查处,结果出来后会给回复。
五:分析 杜绝“鬼秤”难度大
问题一:“短斤少两”多为何举报少?
市计量测试中心衡器室工作人员介绍,目前,除江阴、宜兴外,全市有100多家农贸市场,“鬼秤”最严重的是主城区。其中,卖水产的电子秤作弊很普遍。一次,他们配合工商部门到一家农贸市场去突击检查,结果发现10多个水产摊贩一抓一个准,电子秤都有问题。水产品买卖中,买虾的一般要少给100克至120克,重量少得还不算离谱。若是买大鱼,5公斤就可能少给半公斤多。
农贸市场经营过程中电子秤出现问题,质监部门的稽查支队、计量处和工商部门可以进行行政执法。市计量测试中心是全市唯一的鉴定机构,可为执法提供技术支持。普通市民在农贸市场碰上“问题”电子秤,多采取私了解决,即使投诉也是主要向工商部门,基本上想不到找质监部门来处理。
问题二:摊贩为何胆敢弄虚作假?
市计量测试中心衡器室郁敏认为,一般来说,电子秤的误差在2-5克,超过了5克就是不合格。但是查出了电子秤有问题后,处罚力度不是很大,多是没收衡器。根据《计量法》,对违法较严重的处以2000元以下的罚款。一些管理农贸市场的物业公司,对个体户的“问题”电子秤采取默许态度,为的是在征收市场管理费用的过程中个体户不计较,从而减少工作难度;另外,考虑到管理力度大,会给自身增添麻烦,因此不愿管理“问题”电子秤。有的是物业公司根本不想这么做,有的是物业公司没有统一配备电子秤的经费。更有甚者,检测中心人员一出现,市场就开始用广播进行暗示,所以现场检测往往100%合格的。
问题三:电子秤到底如何“年检”?
江苏省计量局早已出台举措,将衡器纳入了农贸市场的物业公司考核范畴,要求物业公司在农贸市场统一配备电子秤,个体户都从市场那里租用,电子秤每年要强制送检,并根据情况评定星级市场。目前,无锡新的农贸市场能这样做,但很多老菜场就做不到这样。
免费检测,很多农贸市场肯定欢迎,因为检测后电子秤上可贴上“强制检测合格证”标签,这无疑能给摊贩增加信誉度,从而赢得更多放心购买的顾客。但其中涉及的费用由谁出呢?郁敏说,衡器检测中心是个自收自支单位,每年要花巨资投入检测仪器,而在检测电子秤的过程中,阻力太大,不要说30元的检测费用,哪怕花10元做个检测,摊贩们也不认可。2006年,全市近百家菜市场,他们上门实行检测的不过三五家。在检测中心看来,如果农贸市场的物业公司能将电子秤检测纳入计划,每年检测两次,其它时间可以由检测中心免费上门或市场通过中心提供砝码实行抽检,情况会好得多。
栏目导航
内容推荐
更多>2024-10-22
2022-09-16
2021-06-23
2020-12-14
2020-09-02
2019-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