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纪念的“5.20世界计量日”
受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欧洲的科学技术、工业经济和国际商贸迅速发展, 进一步推动了度量衡制度由古代向近代科学的变革, 并第一次推动了度量衡制度在国际范围内的统一。1875年3月1日,在法国政府的主导下,召开了由17个国家外交代表参加的国际米制外交会议,并于5月20日全权代表各自国家政府签署了《米制公约》,决定设立国际计量局(万国权度局)。
如果说秦始皇统一度量衡在我国古代封建社会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在古代度量衡史上是一个里程碑式的重大事件。那么1875年5月20日《米制公约》的签署则标志着在国际范围内第一次实现了度量衡的统一,它是世界近代计量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历史事件。那时,能够加入这个国际计量大家庭的成员绝大多数都是经历了工业革命洗礼的欧洲工业国家,如法国、德国、俄罗斯、英国、西班牙、瑞士、瑞典、奥地利、比利时、葡萄牙、丹麦、挪威、罗马尼亚以及北美的美国和亚洲的日本等,他们在科技和工业经济领域里都有强烈的需求,也有能力和资格加入这个国际计量大家庭。遗憾的是,当时的亚洲只有日本加入了这个国际计量大家庭,而我国还处在封建王朝末期,光绪皇帝4岁继位,由慈禧太后垂帘听政,政治腐败、经济不振, 工业和科技十分落后。即使1911年中华民国政府推翻了封建王朝,但随即又陷入了约半个世纪的军阀混战、日本侵华战争以及国内解放战争,根本无暇顾及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就无视国际计量大家庭的存在。
1949年新中国成立了,随着我国近现代工业大规模的发展,近现代计量工作逐渐受到重视,专门成立了国家计量局, 以政府为主导,全面推动我国近现代科学计量、工业计量和法制计量的发展,也曾数度关注国际计量大家庭的动向,并期望与之交往。但鉴于我国所处严峻的国际环境以及执行相对封闭的政策,我国计量界长期以来专注于建设国内统一的计量体系,无法与国际计量界建立正常的交流渠道,这种状况持续了约25年,直至“文革”结束。
2013年世界计量日宣传海报
1976年10月,我国“文革”结束了,一切都在经历拨乱反正,而最为重要的是我国结束了长期以来的封闭政策, 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打开了国门。1976年12月25日,中国科学院(“文革”中代管全国计量工作)、国家计委和外交部以(76)科发外字877号文联合向国务院提交了《关于拟参加国际米制公约的请示》报告。这3个掌管国家内政外交重要参谋和决策的综合部门在报告中提出“根据我国计量工作发展的需要,拟以我政府名义参加《米制公约》,由国家标准计量局主管。”此意见随即经华国锋、李先念等中央领导同意并得到中央和国务院的批准。1977年5月20日,我驻法使馆根据我国外交部1977年5月9日授权,正式照会法国外交部,通知了我国政府的这一决定。法国政府确认此照会日期即为中国人民政府决定加入《米制公约》的日期并通知了各缔约国政府和国际计量局局长泰利昂先生,至此完成了缔约手续。我国成为国际米制公约组织第45个缔约国。1977年5月20日,这个日子距《米制公约》正式签订日??1875年5月20日, 整整相隔102年。这无论是对国际计量界,还是在我国计量史上,都是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让我们记住“5.20世界计量日”对我国计量界所附加的一层新意。
自1977年5月20日, 我国加入国际米制公约组织至今已有36个年头了,我国从一个年幼的新成员已成为一个“而立之年”有所作为和影响的重要成员了,它表现在:
1.我国相继有王大珩、高洁、段宇宁3位国内知名计量专家被国际计量大会选举为18位专家组成的国际计量委员会(CIPM)的重要成员。
2.国际计量委员会各重要咨询委员会都有中国计量专家作为成员,有的还担任了咨询委员会的主席(段宇宁为CCT主席)。
3.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是参与国际互认协议(CIPM-MRA)大部分关键、辅助比对的重要成员,并主导了亚太地区(APMP)的比对,成为亚太地区中心计量实验室之一。
4.在国际计量局官方网站上公布的、为国际认可的各国国家计量院校准能力的项目总数,位列国际计量界第五位,亚洲第一位。
在“5.20世界计量日”这个日子里,我国计量界已完全可以挺起胸膛,庆祝已取得的成就,并以此作为对世界计量的纪念??“永远为全人类服务”(这是《米制公约纪念章上铭刻的宗旨)。
栏目导航
内容推荐
更多>2024-05-27
2024-04-20
2022-03-30
2021-05-31
2021-05-20
2021-02-05
2020-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