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光不负赶路人 时光不负有心人
——航天科工203所“卫星地面站电磁环境测量”侧记
他们在零下十七度的室外,连续作战十八个小时,一天打了一个飞的,冒着狂风,忍受着寒冷,风餐露宿,外界条件再艰苦,也摧不垮航天科工203所测试人的坚强意志。他们车程二百余公里,奔赴内蒙腹地,测试了七个测试点,进行电磁环境测量。此次测量结果将将保证遥感卫星数据准确,服务国计民生。
卫星接收天线
在一望无际的草原上,北风呼啸,漫天黄沙,只见两个小伙子,一手扶着帽子,一边全神贯注地进行测试,采集相关数据,一阵大风刮来,卷起枯草,漫天飞扬,草原特有的骆驼草一坨坨的,自然成为了一堵草墙。
斗严寒
测试人员小张手伸出外边,戴着手套都不管用,一会就冻僵了,不听使唤,脚冻得生疼,每到一个测试点,小张都是咬着牙,心里默默数着数,坚持着测试完,测试完赶到车上后,立马把鞋脱下来,接着车里的热乎气,暖和暖和冻得生疼的脚。
这就是日前203所测试人员赶赴内蒙腹地,对一民用发射公司,即将用于卫星发射的地面监测站电磁环境进行监测和评估,以期能够尽快的建立卫星地面观测站,保证发射卫星的监测工作正常进行。据悉将保证遥感卫星,服务国计民生。目前国家民用卫星领域发展迅猛,雨后春笋般的成立了上百个公司,小卫星作为低轨卫星,已经是大卫星的有效补充。
测试场景
203所从事电磁环境监测工作已经有30年的历史,针对船舶、电力、石油等行业的安全,进行了50余次检测,每年都有十几次,先后对中海油石油钻井船981号、天眼周边环境无限静默区进行电磁环境监测, 卫星站对电子设备、对人员危害相关环境检测。
一天的测试任务是繁重的,寒冷的冬季,摸着黑,一大早四点赶飞机出发,一刻不得闲,一落地马上赶赴测试地点,项目组赴内蒙开展了卫星地面站的选址和电磁环境监测工作。为了确保测量任务的尽早开展,赶上最早的一趟航班到达测试地点,测试小组成员凌晨四点钟就携带测试设备奔赴首都机场,赶上最早飞往锡林浩特的的航班飞机,到达目的地时早起的太阳还没露出地平线,测试小组成员顾不上休息和长途奔波的劳累,直接赶赴第一个监测点,凌晨的大草原温度已达零下17度,再加上冬天的西北风,体感温度远远低于零下17度,带着手套的双手都感觉有些僵硬,双脚更不用说了几乎到了麻木的程度,在零下17度的大草原,连续工作18个小时,往返了二百余公里,一天下来就吃了一顿正儿八经的午饭,为了赶时间,都是用饼干充饥。
就在这种恶劣的环境条件下,测试小组成员仍一丝不苟的操作仪器设备,对不同方位和不同角度旋转天线,调整极化捕获电磁信号,实时监测一小时之后,终于有了测试结果,经过分析评估后,在卫星地面站观测频段内仍有干扰信号,可能会在后续的观测过程中影响对卫星信号的观测,于是测试小组成员又奔赴到第二个监测点,如此反复,直到第六个监测点时,干扰信号稍微小一些,但还是不够理想。就这样共测试了七个测试点,直至最后一个测试点,才找到了满意的测试结果。要求小于标准规定的干扰允许限值。因为要寻找好的位置,一个点即可,小站的频率低,容易与民用频率混杂在一起,电磁环境复杂,干扰因素众多,因此就要不断地去大草原的腹地,去人烟稀少,人迹罕至的地方。时已经是夕阳西下,为了选择合适的测量位置,两位同志扛起仪器设备边走边监测,终于得到了比较理想的监测数据,该公司人员对测试小组成员表达了感谢之意,并不断的说:“没想到选一个卫星地面站这么不容易啊”。
这里大风呼啸而至,枯草漫天,挂在脸上生疼,宛如沙尘暴一般,老天变了脸,黄橙橙的一片。王工说道,感受最大的就是干燥阿,特别干燥,嘴唇干干的,嗓子冒烟。大风袭来,连车门都推不开,好像推铁门阿,仿佛一下子有了百斤的重量,沉甸甸的。
测试的未知因素太多了,去之前不知道现场环境,存在很多未知因素,这就需要丰富的经验来处置各种问题,测试人员小张介绍道。通过现场数据判读与分析,推断信号的来源方向,信号超标与否,这是一个最不起眼,也不挣钱的活了。
我们最终朝着电磁信号参数发展,通过环境监测,形成监测数据,建立电磁环境数据库,更好地为国计民生服务,为卫星地球站提供详实数据,分析信号的来源,追根溯源,通过数据精准研判,分析来源。
“天上的星星只会散发光芒,它不会去询问在追寻理想路上奔波的人们为什么晚上了该休息了还在赶路,但是只要你是真的用心去做去坚持自己想做的事,那些奋斗的时间一定不会辜负你的努力。”致敬奋斗中的每一个身影,星光不负赶路人。
栏目导航
内容推荐
更多>2022-09-13
2020-11-20
2020-03-17
2020-03-06
2020-02-29
2020-02-26
2020-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