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电力学院“换热元件去污新法”通过鉴定 (2004-09-28)
发布时间:2007-12-04
作者:
来源:
浏览:1951
由东北电力学院承担的“强化换热元件污垢特性的研究”项目日前在长春通过鉴定,由清华大学王补宣院士等组成的专家组一致认为,这项研究提出了强化换热元件污垢性能的评估方法,研制出强化换热元件污垢的“双回路”在线污垢监测评价系统,达到国际水平。
据悉,污垢是指在与不洁流体相接触的换热面沉积的固态物质层。污垢一般是热的不良导体,流动阻力增加,造成经济成本上升。据调查95%以上的换热设备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污垢问题。国际上对强化换热面污垢特性研究始于上世纪90年代,但进展并不理想,主要问题是缺乏统一的测量标准及设备,不具备应用可靠性。
为了寻求强化换热元件污垢性能的科学评价方法,东北电力学院承担了“强化热元件污垢特性的研究”工作任务。科研人员基于污垢热阻的在线智能监测理论,成功地引入了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了强化换热面污垢特性的在线评价,并研制了系统样机。该评价方法克服了以往数据分析可比性差的缺点,并已先后为清华大学、吉林热力公司、四平流体机械厂、巨元换热设备有限公司等单位开发的换热元件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与现场实际使用情况基本一致。
另据介绍,按国际上的算法,污垢造成的损失占工业总产值的0.3%,由此推算,仅2003年我国由于污垢造成的损失就超过了290亿元。因此,解决污垢问题对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