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化十女工撰写分析工具书 (2004-09-30)
发布时间:2007-12-04
作者:
来源:工人日报
浏览:1999
内容包括110道问答题,总字数为15000字的《分析岗位经验手册》日前在吉林石化分公司双苯厂“诞生”。这本被业内人士称为“我国化工行业分析工岗位第一本工具书”的撰写者,既不是专家也不是学者,而是该厂分析车间的10名普通中年女工。现在,500本《分析岗位经验手册》已发到一线工人手中,成了工人们解决生产难题,提高自身技能的“得力助手”。
吉林石化分公司双苯厂分析车间负责工厂10余种进厂原料和5套生产装置的中控分析,7种出厂产品检验以及环保、安全监测等多项分析工作,内容繁杂,科技含量高。近年来,随着生产装置规模的不断扩大,装置技术水平也逐年提高,全厂9个化验室的多数年轻工人,无论从知识结构还是技术水平均不能满足生产和发展的需求,特别是有些工人从化工岗位调到分析岗位,基础知识欠缺,处理异常问题能力较差。
分析车间刘羚、刘艳梅、刘玉莲、顾波、李美荣、李桂茹、高竹梅、杨毅、秦国燕、周桂霞10姐妹年龄相仿,都是车间技术骨干。面对车间人员的技术状况,一种责任感使她们萌生了出一本工具书的想法,把自己多年来在分析工作中摸索、积累的技能尽快地传授给徒弟们,使他们很快掌握技能。10名女工克服了工作忙、家务事多等困难,从今年4月初便开始了编写工作。她们针对分析工作中经常出现的问题,采取一问一答的形式,首先由个人分头写,然后汇总,最后统一编辑成册。经过近两个月的不懈努力,她们共写出问题及答案270题,3万余字。经过两次归纳筛选和论证,精选出110题,汇编成15000余字的《分析岗位经验手册》。手册中的110题都是分析工作中经常遇到的色谱、电化学、分光光度、化学等分析中的疑难问题。答案不仅说明异常问题出现的原因、处理的方法,而且明确了应该注意的事项。其特点是实用性强、通俗易懂、操作简便。年轻工人对手册爱不释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