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计量网 http://www.chinajl.com.cn/
中国计量网——计量行业门户网站
计量资讯速递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行业动态

中国衡器协会贯彻计量工作会议精神 做好监督服务工作 (25005-06-15)

发布时间:2007-12-04 作者: 来源: 浏览:1458
国家质检局计量司王顺安处长,受计量司副司长、中国衡器协会副理事长宋伟的委托,参加了2005年4月19日在上海召开的中国衡器协会2005年工作会议,并作了发言。 王顺安处长首先代表宋伟副司长对他不能亲临会议表示了谦意。王处长解释说,根据中组部的部署,中央各部委选派了9名干部到东北三省挂职支援,宋伟副司长有幸被选中委派到吉林省技监局任副局长,现已报到上任。 王顺安处长已多次参加我们的会议,已成为我们熟悉的老朋友,对于能够参加我们的会议,他表示了由衷的高兴和感谢。很高兴和衡器界的朋友们又见面了,感谢协会又一次给他提供了与大家相互交流的机会。 今年3月份国家质检总局在北京召开了全国计量工作会议。这是2002年以来贯彻中央改变“文山会海”现状,第一次召开全国性计量工作的会议。这个会议得到国家局和地方局的高度重视。会议邀请了全国各省技监局主管计量工作的局长、计量处处长及各省计量院的领导共140多代位表参加了会议。会上李传卿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宣湘司长做了三年来计量工作的回顾,并对今后一个时期的计量工作进行了展望。李传卿书记的讲话对计量工作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王顺安处长在会上传达了李传卿书记的讲话。 王处长介绍说:李传卿书记的讲话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回顾了近几年计量工作取得的显著成绩,指出这些成绩的取得对推动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主要成绩有: 1.以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为中心,加强制度的建设,为整顿经济秩序提供法律保证。 三年来,国家局对行政审批制度进行了清理,将原有的11项保留了9项,取消了1项,1项设为非行政许可。同时,加快部门规章制度的制修订。适时地起草出台了集贸市场计量监督管理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地方也出台了一系列规章制度。为整顿经济秩序提供了法律保证。 全面启动《计量法》修订工作。计量法修订工作已开始有三、四年了,现在已完成第五稿修订,提交给法规司,据悉国务院法制办已列入明年计划。 2.以开放市场为契机,加快校准市场的培育。允许企业对非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自主选择量值朔源方式,自主选择校准机构。出台了一批有关技术文件,普及校准知识。使企业有了自主权,成为最大的受益者。以中国计量院为首组建了全国校准联盟,一些省所参加了这个联盟。以浙江省计量研究院为首成立了方圆校准集团有限公司等,为社会提供了有效的计量校准服务。 3.以计量基标准建设为重点,计量科研取得了重大的成果。中国计量院和国家标准物质研究中心,以及部份地方计量研究部门,承担了国家的研究项目,“十五”、“十一五”项目等,加大了对计量基准的投入,取得了较大的成绩。 4.以改革为动力,推动计量技术机构的发展。目前,计量的改革已进入实施阶段,计量院与国家标准物质研究中心合并的方案已批准,定编700多人。省级改革也在陆续开展,各地根据地方经济特点进行重组、组合。研究技术人员配备和科研技术资源配置得到了优化,效果很好。如河北省计量所与石家庄市计量所2000年合并组建了省计量研究院。合并时两所经济收入约900万,固定资产投入每年约100万,合并后的2004年经济收入达到3000万元,固定资产投入1100万。由此看出,改革后3~4年间计量技术机构装备水平、科研能力有很大的提高。改革不仅促进了计量技术机构经济上的发展,人员的素质也不断提高,市场意识不断增强。据初步统计,全国计量技术业务收入年增长20%以上,全国总收入保守说也有6亿元以上。 第二部分,李传卿书记要求计量工作者要有紧迫感和责任感。要求计量工作者要从计量工作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做好计量工作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客观需要,做好计量工作是全面落实科学工作发展观的重要举措,做好计量工作是科教兴国的重要保证,做好计量工作是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必然要求等四个方面认识计量工作重要性,认识计量工作在社会经济变革、经济发展中重要作用及所肩负的重要使命。要明确计量工作应如何服务于经济建设发展大局。 第三个部分,李书记要求计量工作者要用科学的发展观统领计量工作,把计量工作落到实处。他要求: 依法行政,全面实施行政许可法。李传卿书记说,85年颁布的计量法赋予各级计量行政部门多项行政权力,这就要求质检部门的工作人员一定要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高度,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认真履行计量法赋予的各项职责。计量司在落实9项行政许可时一定要本着服务于企业的原则方便企业,争取做到一个窗口对外,提高工效。建立健全行政许可责任制,做到权责一致,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侵权要赔偿、违法要追究。深化行政许可审批制度的改革,进一步清理现有的许可项目,全面履行计量法赋予的监督职责,加强计量监督,在整顿市场中发挥作用。 传达完全国计量工作会议精神后,王顺安处长介绍了计量司近期一些与衡器行业有关的工作。 一、2004年全国电子计价秤生产整顿的情况。 王处长介绍说,2004年提出的专项整顿方案。2004年4-5月听取了意见,6月份下达专项调整通知,7月份在上海举行了专项工作会议。有七个省市技监局派员参加了会议。检查分为9个组,每个组3名专家(本外省结合),为保证检查质量,采用交互检查法。取得了较好的成果。 这次整顿共检查了69家企业。通过的有56家,13家未通过或放弃生产。其生产许可证被吊销或注销,整顿工作取得了成果。通过整顿促进了企业硬件设施的投入,提高了企业设备受检率,生产环境得到了改善,企业管理上了一个新台阶。通过整顿转变了观念提高质量意识。整顿使企业的经营者、管理者和技术人员对保证电子计价秤产品质量意义的认识都有很大的提高。通过整顿严格查处了一些严重违法的案件。对无照生产、超范围生产等违法行为进行了查处。通过整顿还纠正了计量管理方面的一些问题。如企业计量器具不能按时送检,生产装配作业线布局不合理等等。整顿工作实质上也是一场《计量法》的宣传普及教育活动,为今后的计量监督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王处长强调说,今后56家以外的电子计价秤生产企业将是我们监督的重点。计价秤整顿使我们取得了一些经验,今后有可能要扩大监督范围。除生产领域外,还要在使用、贸易领域中进行监督抽查。除计价秤外,还要对其他的计量器具进行监督整顿。 二、组织了衡器定型鉴定机构的比对工作。04年4月在青岛召集了全国定型鉴机构技术工作人员会议,学习研讨有关的规程、标准等技术文件。今后计量司还要进一步规范定型鉴定机构,比对工作还在进行之中。 三、 积极参与推动OIML多边互认协议。国际法制计量组织是政府间的组织,总局代表国家参加该组织并积极参与了有关文件起草与制修订工作。OIML1990年开始推行一项计量器具型式合格证书制度。十年来对国际贸易起到了推进的作用。但是互认程度还不够高。OIML希望推动多边互认协议,加入多边互认协议的国家将大大有利于企业的国际贸易。我国对此协议投了赞成票。目前,我国与荷兰、德国签署了型式实验结果互认协议,今后还要逐步签署多边互认协议。目前承担国际证书试验的机构有中国计量院和青岛检测所两家。 王顺安处长在讲话结束之前,再次感谢协会提供了国家质检局计量司与衡器生产企业进行交流的机会,并表示计量司对协会的工作将一如既往给予各方面的大力支持。  
分享到:
通知 点击查看 点击查看
公告 订购产品 订购产品
会员注册
已有账号,
会员登陆
完善信息
找回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