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武钢股份公司质检中心接到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申请受理通知书,由质检中心研制的“无塑性转变温度落锤试验机”和“QM-400型自动高速切割机” 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认可。据统计,两年来,质检中心申报了31项国家专利,其中22项已经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证书。这些专利技术已全部用于生产。
质检中心负责武钢股份公司从原料到成品全生产流程中的质量检验,由于过去投入少,质量检验手段十分落后,原料检验靠一把铁锹一个桶,成品检验靠一双肉眼一把尺,不适应武钢的飞速发展。为彻底改变落后的质检技术,前年,该中心提出了不等不靠、立足创新、构建科技质检的发展思路,建立健全职工创新激励机制:中心每年召开科技大会,对每年的科技工作作个总结,引导大家创新;每季召开头脑风暴会,激发灵感,不论是管理人员、技术专家还是一线工人,只要有想法,想参加,都可以参加;成立了以工人技师命名的四个蓝领专家工作室,配备独立办公室和全套办公设备;只要申报的专利得到省专利局的受理就先奖励8000元等。这些措施大大激发了职工的积极性和创新潜力,技术专家、蓝领专家、管理专家和现场工人都行动起来,形成了集群效应,创新成果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两年来,中心共获得国家专利证书的专利有22项,其中薄板多点自动测厚仪及电热式熔融装置分别获得2007、2006年全国发明展览会金、银奖。中心发明的一项技术诀窍???钢中全氧分析技术,解决了冶炼检验技术中的世界性难题,美国热电公司以10万美元购买了此项专有技术,实现了武钢无形资产的首次出口。
该中心的这些专利技术均来源于生产实际,着重解决质量控制和质量管理中遇到的疑难问题,而且全部应用于生产,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今年获得全国发明博览会金奖的薄板多点自动测厚仪就是质检人员为了满足工序生产急需而研制开发的,它解决了硅钢生产中离线横向厚度检测问题,创效9300万元。质检中心发明的层间电阻、叠装系数联合测试仪改变了电工钢成品性能的专用测试设备以前一直依赖日本进口的历史,填补了该项目的国内外空白。这些专利技术不仅创直接经济效益近亿元,还提高了质检的准确性和快速反应能力。
该中心负责人说,下一步将按照十七大精神,进一步完善职工创新机制,进一步营造鼓励创新环境,注重培养一线创新人才,增强武钢产品竞争力。
栏目导航
内容推荐
更多>2025-05-16
2025-05-13
2024-09-23
2024-09-06
2023-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