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海关统计,2007年我国共向世界186个国家和地区出口衡器和天平,比去年增加了14个国家和地区。共出口衡器6.5亿美元,比上一年增长20%。主要出口国仍是美国、德国、日本和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出口产品发货地仍主要是广东(3.0亿美元),江苏(1.38亿美元)、上海(1.0亿美元)、浙江(0.6亿美元),4省市出口额占全国出口总额的91.78%。2007年共出口天平2000多万美元,比上一年出口增加400多万美元,同比增长27%。
2007年我国共从世界48个国家/地区进口衡器、天平产品,比上一年多了4个国家/地区。衡器进口值同比增幅10.34%,与上一年持平。进口主要货源地德国和日本仍居前两位,而美国升为第三位,我国台湾省降为第四位。进出口顺差达5.8亿美元,比2006增加1.0亿美元。2007年天平进口2500多万美元,进出口出现逆差,进口高于出口500万美元。但是,值得高兴的是2007年天平进口的平均价格是出口平均价格的18倍,而2006年是20倍。换句话说,出口天平的价值与上一年比有所提高。说明出口天平的技术含量在不断提高。
产品出口“价格大战”比较激烈的计价秤出口据海关统计资料显示,计价秤出口量仍是浙江省高居榜首,占全国出口量的66%,比上一年又高出10个百分点;上海仍位居第二,占全国出口量的18%,比上一年降低十几个百分点。但是,上海计价秤出口额占全国计价秤出口额的64%,这个比例虽然比上一年略有减少但仍然远远高于浙江省的20%。更重要的是计价秤出口平均价格上海2006年是浙江省的8倍,2007年提高到了11.3倍。产品出口我们应该注重的是产品的品质和经济效益,因为这是衡器产品走向国际市场的根基。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大自主创新力度和集成创新的力度,发展高端产品,出口产品在品种、质量、效益上下功夫,仍然是今后一段时期我们应该不懈努力的方向。
2007年全国衡器、天平进出口统计的详细数据刊登在《衡器工业通讯》2008年4-5期,已寄送各会员单位。
栏目导航
内容推荐
更多>2024-09-23
2024-09-06
2023-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