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们对饮用水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和对水体环境的日益重视,对氯气和氯的衍生物及其对水体环境生态的影响也越来越关注。如何控制水体消毒副产物已经成为供水企业面临的挑战之一,积极寻找替代氯的更安全更优越的消毒方法和消毒剂,已成为水处理工作者的首要任务之一。此外,新型致病微生物,如:O157:H7(肠出血性大肠杆菌)、隐孢子虫、贾第虫、冠状病毒等的去除和加氯系统的安全性也是传统消毒方式面临的问题。有鉴于此,广东省佛山市水业集团历时一年半完成了佛山市科技发展专项资金项目“紫外杀菌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近日,该项目顺利通过了验收及成果鉴定。
据佛山水业集团有关技术人员介绍,该项目旨在通过中试对比氯消毒与紫外消毒的效果、技术要求及其经济成本。技术人员利用设在沙口水厂的中型水处理试验基地开展试验,该中试基地最大常规处理的规模为6m3/h,考虑试验的连续性和运行管理的方便,处理水量在4~6 m3/h范围内调节。常规处理后出水一部分使用氯消毒,一部分使用紫外消毒,四个平行工艺同步试验、平行对比。
经试验和分析,技术人员得出结论认为:紫外与氯联合消毒工艺至少可以节省氯的投加量,但电费则有所增加;由于紫外消毒工艺缺乏持续性,在进行水处理消毒时必须与其它消毒剂(如氯)联用;紫外消毒工艺除藻类效果好;在饮用水消毒中,紫外消毒工艺能有效杀灭贾第虫和隐孢子虫,是饮用水处理的一道安全屏障;紫外消毒工艺较适合使用于用水终端消毒。
在该项目的验收及成果鉴定会上,由七位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所组成的专家组审阅了相关验收材料,听取了项目组的汇报介绍和答辩后,一致认为:采用紫外杀菌灯与氯联合消毒工艺可节省投氯量,并能降低副产物的生成量;该技术在给水处理方面处于国内领先水平,有助于提高供水的安全可靠性;该课题的开展有利于推进经济有效水处理技术的研究,为企业技术改造节约资金,培养锻炼企业科研人员,促进企业科技发展。专家组一致同意“紫外杀菌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科技项目通过验收及成果鉴定。
佛山水业集团技术人员表示,他们计划今后开展更大规模的试验,进一步改良该技术,力争早日投入实际应用。
栏目导航
内容推荐
更多>2025-05-16
2025-05-13
2024-09-23
2024-09-06
2023-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