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赛摩集团和清华大学合作研制的智能化检测控制型机器人自动包装系统科技成果鉴定会于2010年3月29日下午2:00在北京西郊宾馆会议中心召开。
智能化检测控制型机器人自动包装系统是主要应用于粉、粒状物料的定量包装的生产线。主要由智能检测重量系统、智能检测异物系统、包装袋上袋机械手、运转机械手、直角坐标型/空间关节型机器人码垛系统、电气自动控制系统等部分组成。该系统通过PLC可编程序控制器和触摸屏,对整体设备的工作过程进行自动控制,对运行过程中出现的故障、供料不足、供袋不及时、码垛不及时等,进行声光报警。该设备具有操作简单,运行可靠,维修方便等优点。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工、粮食、饲料、建材和物流等行业中的粉状、粒状物料的自动包装和自动码垛。
鉴定会开始前首先由徐州市科技局乔寿江处长主持,徐州市科技局高存宝局长对项目的立项及徐州市科技成果工作管理情况作了介绍,通过了鉴定委员会名单,确定了鉴定委员会主任委员和副主任委员,江苏赛摩集团总经理厉达介绍了企业概况。
鉴定委员会由9名专家组成。中科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机器人专家潘际銮任主任委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导、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院长、国家863计划机器人专家组组长王田苗和中国衡器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高工刘晓华任副主任委员;委员有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国家863计划机器人专家组成员谭民,北京邮电大学教授、博导、机器人专家廖启征,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博导、自动控制与机器人专家彭光正,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力学处高工王翔,国家青岛衡器测试中心主任、全国衡器计量技术委员会秘书长、研究员王均国,北京市计量检测科学研究院、全国衡器计量技术委员会委员、高工刘伟等。鉴定会由潘际銮院士主持。
潘际銮院士首先请该项目组负责人进行项目介绍。随后专家组成员对项目进行了质疑。国家863计划机器人专家组组长王田苗教授详细询问了该项目中的空间关节型机器人关键技术,清华大学陈教授给予了详尽的、满意的答复。专家们还对装袋速度、称重准确度及一些软件技术进行了提问,项目组一一进行了详尽的解答并作了简单的现场演示。经过质疑、讨论,鉴定委员会对该项目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一致通过了鉴定。
最后与会代表对该项目通过了鉴定向江苏赛摩集团和清华大学合作者表示了热烈的祝贺。鉴定会邀请到了包括院士在内的多所国内著名高等院校及中科院的著名专家参加,既说明了企业产品开发的实力,也说明了该项目的重要性和影响力。赛摩集团将进一步完善产品,尽快将产品产业化,推向国内、国际市场。
栏目导航
内容推荐
更多>2025-05-16
2025-05-13
2024-09-23
2024-09-06
2023-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