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5岁的王刚依旧很忙。作为湖北省宜城市检察院的公益诉讼检察官,他不是在办案现场,就是在去办案的路上,脚步几乎停不下来。
如果以影视剧中那种身材修长、五官俊朗、气质脱俗的检察官形象作为参照,王刚算不上“合格”。他黝黑的脸庞总是挂着淳朴的笑容,让群众看着就心生欢喜。
6月18日,在宜城智慧绿色船舶制造业产业链项目工地上,造船厂现场负责人许元涛一见到王刚就迎了上来,“王检察官,又来关心项目的进展啦!”
1 造船厂和工人的饭碗都保住了
王刚和许元涛的相识,源于两年前的一起船舶污染案。
前两年,宜城市检察院接到上级移交的汉江船舶污染案件线索,该院公益诉讼部门遂对该移交线索进行立案调查,承办检察官就是王刚。
“造船厂在未配备污染防治设施的情况下,从事船舶修造和拆解作业活动,拆解的固体废物随意堆放,距汉江主河道约2米,存在污染汉江的风险。”王刚告诉极目新闻记者。
问题找到了,到底该谁监管?2022年2月,王刚邀请当地交通、经信、生态环境等部门召开检察听证。经过近3个小时的深入沟通,各方最终达成了以交通部门为主、经信和生态环境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通力协作的共识。
监管的问题解决了,造船厂的污染问题又该怎么办?听证会后,交通部门虽然要求造船厂进行整改,但由于缺乏环保资金,该船厂仅设置了临时的污染防治措施,时间一长,污染物还是会对汉江水域造成伤害。
于是,王刚第二次召集各部门共商对策。
“要我说干脆直接让他们关停得了,关停了就没有污染了。”“船厂是整个襄阳市仅存的一家具备造船资质的企业,雇用了60多名工人,关停后这些工人怎么办?”几轮激烈的争论后,大家形成共识:船厂不能一关了之。
如何盘活造船厂,成了每日令王刚焦头烂额的揪心事。
2023年初,湖北出台措施支持绿色智能船舶产业发展,将重点在武汉、襄阳、宜昌等地布局建设绿色智能船舶制造产业示范基地。好消息如同及时雨,王刚兴奋地电话邀请相关部门和造船厂负责人进行第三次协商。多方很快达成共识:造船厂以原有资质及占股份20%的方式引入一家企业,共同成立一家新公司进行投资建设,并统一搬迁至小河港的新厂区。
6月18日,记者现场看到,新船厂项目工地上工人一片忙碌,新厂房拔地而起。
“造船厂蝶变新生,工人的饭碗也保住了,这都得益于王检察官和相关部门的费心费力。”许元涛告诉记者,项目建成后,将成为汉江流域最大的船舶制造、检测、维修、保养基地,填补襄阳水运市场的空白。
看到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王刚欣慰地笑了:“这三次协商,很辛苦,但是超值!”
2 死磕燃气隐患只为安全
宜城市检察院检察长石炜有时去办公室找王刚也吃“闭门羹”!“为啥?因为王刚在办公室根本坐不住,老是在外面跑!摸排一个线索,接到一个举报,马上就出发!”
公益无小事!细数几年来王刚走过的足迹,可以说是遍布宜城的角角落落。从乡村到城市,从菜市场到医院,从河堤到液化气站,王刚不停奔波,只为守护好群众美好生活的另一面。
石炜告诉记者,从摸排线索到立案调查,从调查取证到诉前磋商,从检察建议到现场回访,检察官的公益诉讼之旅往往只从一个线头开始,而最终推动问题解决,却要经历繁琐漫长且艰辛的跋涉。
2020年11月初,王刚在某社区进行公益诉讼“回头看”时,一股刺鼻的液化气味道引起了他的注意。顺着味道寻去,他发现居民区的一间厂房里堆放着数百个废弃液化气瓶,且有人在作坊内用电焊切割瓶体,制成取暖炉。
“气瓶里的液化气清理干净了吗?不怕引起爆炸吗?”作坊老板解释说,利用回收的废弃液化气钢瓶进行改装取暖炉具,可以减少成本。
了解情况后,王刚陷入了深思。液化气钢瓶是易燃易爆品,即使是空罐也可能会有残余的气体,而且作业地点位于居民区内,一旦处置不当,很容易造成火灾或引发爆炸。事关安全,马虎不得!经调查立案后,王刚向宜城市市场监管局送达检察建议,建议依法履行监管职责,并在辖区内开展专项检查活动。收到建议后,宜城市市场监管局当场查封库存的液化气钢瓶,责令其改正违法行为。
但是,整改过程中又遇到了困难。原来,经营作坊的父子购置钢瓶时投入了全部资金,查封后生活困难。“他们希望解除查封,让他们把这批钢瓶处理完。”
老百姓的生计与安全,如何兼顾?这个问题又萦绕在王刚心头。为此,他再次找到市场监管局负责人,共商解决方案。
“我们与有资质的报废处理单位沟通后,他们决定对该批液化气钢瓶免费处理,再交给这对父子使用。这样既消除了安全隐患,也减轻了父子俩的经济负担。”宜城市市场监管局负责人告诉记者。
然而,液化气钢瓶安全处置问题才下眉头,液化气钢瓶安全运输问题又上了王刚的心头。 原来,顺着液化气瓶这根“藤”,他继续对涉燃气安全等问题进行全链条梳理,结果经走访发现,辖区存在货车运输瓶装液化气、小区违建占压燃气管线、燃气使用单位未安装燃气报警装置等问题。
对此,王刚通过检察建议、磋商等形式督促履职。在各方推动下,当地查处违规运输车辆,拆除占压燃气管线违章建筑,督促数百家单位安装燃气报警装置,燃气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从群众的利益出发,努力推动一件件小事改变,守护好美好环境和幸福生活,这不就是我们公益诉讼检察官的职责和使命吗?”王刚说。
3 医疗计量器械超期未检整改了
出入小区被采集人脸信息、逛商场时母婴洗手间被锁、散步时见到河道里有堆垃圾……当我们遇到这些事情,可能只是吐槽下不便,但公益诉讼检察官却会想方设法努力推动解决和完善。
关心环境污染防治、关心食品药品安全、关心英烈保护、关心美好生活的所有。落在王刚卷宗里的几行字,往往都有现实里的数度奔波。
2023年7月的一个周末,王刚到医院探望亲友,看到这样一幕:亲友为检测心脏功能,正背着一套24小时动态心电监护仪询问医护人员检测结果。医护人员查看完仪器后,因担心检测结果有误差要求其换一台仪器再测一次,该亲友因又要连续背24小时仪器开始抱怨起来。
“医护人员要求再次检测,是不是医疗计量器械自身不准确导致的呢?这是个例,还是普遍现象?”职业敏感让王刚觉得“有必要一探究竟”。经走访一家大型民营医院和一家公立卫生院,王刚发现,两家医院都存在医疗器械超期未进行强制检定的现象。在全面查阅相关法律规定和技术规定后,宜城市检察院依法对负有本行政区域内医疗计量器具监督管理职责的行政机关制发检察建议。
“只是制发检察建议恐怕还不够,规范医疗器械的管理,需要多部门的协作。”思索再三,王刚就该案邀请三个部门负责人参加听证会。经过两个小时的听证,各方达成共识,就规范宜城市医疗机构医疗器械的检定和加强医疗器械管理工作,初步拿出了一套方案。
为确保听证会成果落实落地,宜城市检察院还制发社会治理类检察建议,推动开展行业治理。随后,多部门共同出台意见,进一步规范医疗计量器具检定,加强医疗器械管理工作协作。
多方同向发力,效果立竿见影。前不久,宜城市检察院检察长石炜带领公益诉讼部门,会同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开展“回头看”发现,当地医院、卫生院都制定了相关制度,建立了台账,医疗器械管理工作越来越规范化。
数据不会说谎。宜城市公共检验检测中心负责人介绍,截至今年4月,该市38家医疗机构送检1000多台血压计、心电图仪等医疗设备,有效避免了可能因医疗计量器械读数不准确导致误诊的风险。看着电脑上统计的报检情况,王刚脸上的褶皱像被熨平了一般,转身悄悄对检察官助理王念说道:“嘿嘿,你看,公益诉讼是不是很有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