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能源计量的发展概况
众所周知,“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是我国工业的典型现状,能源利用方式粗放,浪费严重、效率不高的问题未得到根本解决。中国能源利用效率为33%,矿产资源总回收率仅为30%,分别比国外先进水平低10个百分点和20个百分点,所以能耗高是我国发展过程中一直存在的问题。尽管近年来能耗水平不断降低,但是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据了解,个别工业企业对原煤、电、油、气等能源产品的折算系数不规范,或计量、检测工作不规范;特别是对原煤入厂计量,化验不及时,出现一些评估值;企业能源亏损不准确,人为因素也占了一定的比例,计量工作人员在能源介质的计量工作中,由于计量不准确从而造成很大的浪费。某些管理人员由于计量手段问题,不能分开计量,有的认为是内部循环而根本不计量。标准不严格,有时很随意地把高等级的产品改制成低等级的产品,从而造成核算的数据扭曲失真,影响了成本决策分析。
针对我国工业生产现状以及为了应对我国能源紧张形势,国家制定了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战略,并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以加强节能管理,提高资源利用率,走工业生态循环可持续发展道路。而怎样才是节能,节能的方法是否科学,节能应采用什么标准,节能的效果如何评估、节能的指标如何考核,这些都必须依靠计量来实现。
企业的能源计量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将其贯穿于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生产工艺与用能流程、主要用能设备的运行效率、企业用能平衡、单位产品能耗及环境的排放情况监测等,都要依靠科学的管理方法和能源计量检测手段,通过精确化使工业生产节能降耗,减少污染,提高企业和社会的经济效益。
二、我国能源计量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一方面能源紧缺,另一方面能源消耗高、浪费大、污染严重。为此,我国在工业企业中提出了加强产品定额管理和能耗分析,实行定额管理指导下的能源管理体制,以此来考核、评价、分析企业主要产品的能源消耗情况,同时坚持能源消耗波动例行分析制度,适时进行滚动跟踪和政策落实。但是,我们在调研中也了解到企业在能源计量管理、节能降耗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大中型企业虽然普遍重视能源计量工作,建立了比较完善的计量检测保证体系,但信息化程度普遍不高,能源计量数据没有充分发挥作用。
第二,中小企业能源计量工作普遍比较薄弱、装备水平低、工艺落后、单位产品耗能高,大多数企业规模较小、技术落后,没有资金进行节能设备改造,耗能高、污染严重、效益低。
第三,企业普遍感到节能技术、节能产品方面的信息渠道不畅,对一些节能技术、节能产品的可信性、可靠性不了解,使企业在选用节能产品时无所适从,希望政府有关部门能够及时提供节能技术方面的信息服务。
第四,大部分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缺乏熟悉计量工作的专业人员,企业计量管理水平不高,企业迫切需要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指导与服务,加强对企业计量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的培训,帮助企业建立比较完善的测量管理体系,特别是建立能源计量体系。
第五,国家对鼓励企业进行节能设备改造,淘汰高耗能设备与生产工艺,限制能源利用率低、污染严重的小企业缺乏相关政策。希望国家有关部门制定出台一些强制性的标准,提高企业耗能、环境标准条件,对一些达不到标准条件的高耗能、污染严重的小企业强制关闭。
第六,企业对节能降耗在技术、信息、人才培养、检测评价等方面有迫切需要,但计量部门也缺乏熟悉能源计量工作的人员及开展能源平衡检测的技术与设备。
第七,在调研中企业反映国产的计量仪器仪表质量不稳定,不能满足能源计量工作的需要,不得不购买进口计量检测设备。进口设备不但价格高,而且服务不到位、维修不及时,给企业在使用过程中造成许多不便,给企业的计量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第八,部分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对能源计量工作重视不够,或者仅停留在口头上,认为能源计量工作是只投入不产出的工作,没有认识到能源计量工作的基础保证作用,舍不得在计量方面投入,不同程度地存在分厂、车间等二级以下计量器具配备率低和不能定期溯源的现象。
三、应采取的策略
实施能源计量工程,不是要对传统的工作模式、工作方法、工作手段进行革新,而是整合资源、建设和改造各企业各部门的数据库,这才是能源计量工程的关键和难点。所以,必须打破各级政府和部门对能源信息的垄断和封闭,整合信息资源,重视对信息资源的不断开发、更新和维护,特别是推动部门能源信息资源向社会的开放,使之发挥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当然就整体而言,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政府对能源计量技术的应用起步较晚,能源计量应用于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成熟度不够。虽然近年来有所发展,但在很多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能源计量”的关键是“计量”,而不是“能源”。但不少领导者只是把能源计量当成一种新技术,以为只要投资,有了硬件设备就算建成了能源计量工程。事实上,能源计量最需要的是强有力的统一领导,否则,利益冲突无法协调,标准规范无法统一,系统无法一体化,资源(包括信息)无法共享,重复建设无法避免。因而,把能源计量落到实处的关键是在“计量”上,提高能源计量水平的关键不在于能源,而在于对政府行为、公共管理行为的“计量”。
能源计量的发展还离不开良好的法律法规环境。世界主要发达国家为了促进能源计量的发展,都制定或修订了相关法律法规。然而,我国的能源计量立法一直滞后。我国目前能源计量的法律法规很不健全,能源计量的发展也缺乏宏观规划,各地能源计量的建设是各自为政,采用的标准各不相同,机构很不健全,作用也很有限,政府对公众的能源计量和政府对企业的能源计量服务等,尚无职能部门管理。现行的《节约能源法》虽有规定,但还是难以进行科学的分析和统计,从而无法为企业的能源管理和节能工作提供可靠、准确的指导方向,可能造成企业能源严重浪费,增加生产成本。由于企业能源的浪费,随之也会带来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这些都是制约我国能源计量发展的重要原因。
四、我国能源计量的发展前景
1.制定与能源计量有关的国家标准
我国能源计量现在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各地存在能源计量系统设置不规范的问题,在实际应用中会带来很多不便。为了统一作业流程,提高能源计量的实际应用能力,必须清理、确认和制定与能源计量系统工程项目相关的国家标准,实现统一作业,才能确保能源计量的有效施行。
2.健全能源计量的法律环境
修订后的《节约能源法》于2008年4月1日实施。修订后的《节约能源法》共有4处直接提到了计量,第27条和第74条谈到了用能单位要加强能源计量管理,第38条要求集中供热建筑实行供热分户计量,第49条谈到公共机构要加强能源计量和监测管理。但能源计量法律规范建设明显滞后于能源计量的发展,所以与能源计量建设有关的法律法规的立法过程有必要适当加快。
3.加强节能监测,作为政府对用能单位监督检查的手段
全国节能监测管理中心是原国家计委设立在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的机构,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是我国开展节能计量的最高技术机构。为了配合国家的节能工作,各地要进一步加强在线、动态和远程校准及检测技术的研究工作。例如,开展环境污染动态在线检测与远程监控系统的研究,将系统地研究烟气和水污染的主要污染物及其在线动态检测方法,通过数据无线远程通信或者网络系统,建立环境污染远程监控体系,从而真正做到实时监测。
4.能源计量器具管理不会松懈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能源计量器具的种类不断增加,能源计量器具的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不断提高,能源计量器具的准确度也不断提高。重视能源计量器具的管理工作,让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率、准确度达到相关标准的基本要求,促进能源的合理使用,这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关乎经济安全、国家安全,未来能源计量器具管理一定不会松懈。
5.能源计量工程呼唤高级能源计量人才
目前,能源计量工程需要的高级人才有两类:一类是有能力驾驭一个较大系统(比如一个城市、一个大企业、或者一个大行业)信息化过程,有重要成就的领导者;另一类是在能源计量理论方面有重要贡献,为国际学术界公认的学术专家。前者的价值在于他们有可以信赖的经验,后者的价值在于他们站在能源计量理论研究的最前沿,提出的政策有不容置疑的权威性。我们当前开展能源计量工程的专家,大多是能源计量外围领域(主要是技术领域)的专家,而不是理论核心领域的专家,他们的知识结构和研究领域与能源计量工程核心问题不一致,他们对国内外能源计量工程情况和国际理论前沿了解不完整、不深入,这种情况导致专家建议缺乏权威性、可行性和可信性。近年来,关系国计民生的一些能源计量分析失准,不得不采取拉“闸”限电,究其原因,重要的一点恐怕和目前中国高级能源计量人才十分缺乏,所倚重的专家知识结构老化、信息化理论水平较低,不掌握全球能源全局情况有关。与此同时,我国的能源计量不可能仅限于企业,开展的能源计量工程将是民心工程,将有更为广阔的空间需要更多的人才加盟。
6.生产节能设备的国内厂商可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中央号召能源计量先行,不仅找到了推动国家节能减排的抓手,能加快我国建设步伐;更重要的是,能源计量以财政投资为主,还担当起带动民族产业的责任。因此,能源计量建设使国内的厂商具备了跨越式发展的条件,具备了跻身世界厂商的条件。
五、结束语
美国历史学家汤恩比说过一句悲观的话:“我们从历史中学到的唯一教训,就是我们无法从历史中学到任何教训”。这句话如果说有意义,就在于它让我们永远从一个审慎的角度,来理解能源的消耗与污染物(包括二氧化碳)的排放。这两者有着直接的关系,利用现代化的手段准确计量以感知能源的消耗量和污染物的排放量,对于我们有的放矢地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可以说是最基本的手段。当然,我们还必须时刻保持警惕和敏感,以丝丝入扣的计量精神去实现能源计量中的效率、效益、效能。
栏目导航
内容推荐
更多>2024-07-25
2021-11-02
2021-08-06
2021-05-08
20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