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计量网 http://www.chinajl.com.cn/
中国计量网——计量行业门户网站
计量资讯速递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人物访谈

唐方东:做守卫国家核安全的计量卫士

发布时间:2019-11-26 作者: 来源: 浏览:2663

一米有多远?一斤有多重?生活中,计量无处不在。看得见摸得着的可以测,那看不见摸不着的呢?在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化学所电离辐射计量技术研究室里,有这么一群科研人员,他们每日研究的便是看不见也摸不着、但无时无刻不围绕在我们身边的电离辐射。这些科研人员的带头人,正是2019年上海工匠、电离辐射室主任、守卫国家核安全的计量卫士——唐方东。


从事电离辐射计量工作30余年,每天与科研仪器、放射性物质和海量分析数据打交道的唐方东,对工匠精神有这样的领悟:“工以精致、完美为追求,匠以钻研、创造为己任;智慧源于学习和探索,成就源于梦想和付出,工者须勤于耕、精于栽、善于育,匠心必甘于叶、淡于花、悦于果。”这些年来,他在电离辐射计量检测与放射性计量学研究领域取得诸多成绩,更培养出了一批优秀的电离辐射计量人才。


周围人相继跳槽,他默默坚守


1985年从复旦大学原子核科学系放射化学专业毕业后,唐方东被分配到上海市计量技术研究所电离辐射室工作,回忆刚踏上岗位时的情形,唐方东直言:“原来单位里做的工作,是大学实验室中从来没接触过的。”


一方面所有的工作都需从头学起,一方面周围人也相继跳槽离开,唐方东却默默地选择了坚守,一头“钻”进电离辐射计量这个“冷门”的行业,他说:“我既然来到这里工作,踏上这个岗位,加入了各项课题研究,那我就一定要完成任务。”一颗坚忍不拔却又朴实无华的匠心,悄悄在唐方东身上萌芽了……


万事开头难,说起中国的电离辐射计量行业,唐方东告诉记者,一直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才正式向民用普及,所以入行的前十年,唐方东的工作几乎大多都是以放射化学和放射性活度测量实验为主,他也在不断摸索与学习中打好了基础。唐方东至今还记得自己的第一次独立实验:“一开始我就遇上了一个活度不小(比做3次pet-CT用的放射源加起来还要强) 的钴60放射源。”他坦言:“面对辐射,我也有过害怕,但想起我们这个行业的前辈们也是这么过来的,我就不能放弃了”。



 

制定“中国标准”,填补多项空白


以前,中国高性能放射性参考源很多都依赖进口,价格高昂不说,安全性也得不到保障。唐方东意识到,只有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中国标准,才能掌握主动权,并为中国未来电离辐射计量发展奠定基础。


唐方东说:“全世界都知道但一直还未解决的(计量标准)问题,肯定是‘最难啃的骨头’”。 即便知道险阻巨大,可唐方东依旧义无反顾地带领团队走上攻坚克难的道路。


2010年,唐方东带领团队在世博会开幕前研发了通道式车辆放射性监测系统、行人与行李放射性监测装置、X射线行李安检设备的检测校准技术方法与标准装置,并起草制定了国家计量校准规范,为世博会的安保工作提供了可靠的计量保障。尽管他连续数周伏案熬夜因过度劳累而病到,但在医院输完液后,他又回到办公室继续工作。


在唐方东的带领下,内源式钍氡测量标准、氡钍计量标准装置、气载放射性碘测量标准、环境γ辐射剂量在线监测现场校准技术等一系列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创新成果应运而生,不仅解决了核设施运行及核应急状态下核裂变产物监测、环境放射性监测等领域长期存在的量值溯源难题,同时,还填补了中国核安全监测计量保障能力的空缺和国内外放射性计量学领域多项空白,一个又一个零的突破,让唐方东成为了当之无愧的核安全“计量卫士”。


匠心传承,培育科技创新团队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至本世纪初的十多年间,国内许多高校的核科学技术相关专业停办或转向,电离辐射专业人才出现了断层、遭遇到瓶颈。在此关口,唐方东又迎难而上,培育、创建电离辐射计量科技创新团队,传授专业理论与技术,组建一支由2名博士和多名青年科研骨干组成的9人电离辐射计量科技创新团队,全力以赴开展电离辐射计量科技创新。


近十余年来,唐方东带领这团队跨越了一道又一道艰险,勇攀一个又一个高峰,先后承担了国家质检公益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委和国家质检总局科技计划项目等15项,其他科研与技术改造项目10多项,制定国家计量技术规范14部,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取得一系列国内首创,国际先进的计量技术创新成果,服务范围遍及全国,年服务效益超2000万元。

分享到:
通知 我要订购 我要订购
公告 征订通知 征订通知
会员注册
已有账号,
会员登陆
完善信息
找回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