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计量网 http://www.chinajl.com.cn/
中国计量网——计量行业门户网站
计量资讯速递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行业动态

“神耳”夜听“漏”节水千万吨 (2005-03-30)

发布时间:2007-12-04 作者: 来源:新民晚报 浏览:1551
  每天深夜,当人们在静谧中悄然入睡时,却有这么一支身穿反光衣、手持“听诊器”的夜行者,穿行在汕头市市区的大街小巷,用“听诊器”在居民楼下或街道两旁的自来水管上侧耳细听探查出无数漏水点   他们是汕头市自来水总公司查漏队队员,是专门查找该市自来水管网上的漏水部位的。建队4年来,他们用手中的“听诊器”探查出无数漏水点,年均查出的漏水达千余万吨,他们也由此享有“神耳”的美誉。   寒夜听出多个漏点   深埋于地下的水管发生漏水时竟然可以被听出来?抱着一种好奇的心理,记者日前随同这支“日落而作,日出而息”的查漏队,进行了一次体验式的采访。查漏工作为避免受用户用水乃至路面车流及噪音的影响,上班时间多在夜里10时到次日凌晨6时许。3月2日晚10时许,记者随同其中一组前往老市区的乌桥岛。   抵达目的地,5名查漏队员拿起长约1.5米的听音杆和大号手电筒沿马路开始排查。他们用听音杆斜靠在各民宅家门前的水龙管上,然后侧耳在听音杆装有听音筒的一头倾听,不消片刻,又换另一根长管倾听。据介绍,用听音杆查漏的原理说起来挺简单,地下水管发生破漏时,自来水从水管破损处喷射出时会产生一种微弱的冲刷声,这种冲刷声通过水管传递到听音杆并传入操作者耳中,而查漏工作时间之所以选择下半夜,是为了避开日间用户用水时水管产生的噪音。突然,一名队员好像发现了什么,反复用听音杆在一段水管上进行测听。另外2名队员撬开沿途见到的窨井盖子,然后用手电筒朝里面照射探视。据了解,这也是查漏的一个常见方法,因为如果窨井中有清水流动迹象,则预示周围片区有漏水可能。由此,查漏队再通过管线仪、听漏仪进行排查,确定具体漏水地点。   深夜查漏被当窃贼   在当晚的作业过程中,记者发现许多市民在听到家门前动静后都纷纷开门察看。2名市民以为查漏队是在清通下水道。此时,因夜色渐深,兼之查漏队员又都是中青年男子,所以一些听闻动静的住户甚至怀疑他们另有所图,在尾随查漏队一段路后见无异常才返回家里。据队员们介绍,他们已不止一次地被误会成是窃贼而受到居民或路人的袭击。   专业查漏势在必行   供水耗损不仅造成了水资源的白白浪费,而且还影响了居民用水,所以自来水总公司一直都通过采取各种办法来降低耗损率。   2000年2月,该市自来水总公司请来了国内两支专业查漏队,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查漏工作,同时调派了4名业务骨干跟班学习查漏技术。   据了解,被派往查漏公司学艺的几名工作人员虽然都毕业于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名校,但搞查漏这一项工作他们都闻所未闻,只能是摸着石头过河。为了尽快掌握查漏技术,他们抓紧一切机会向师傅请教,然后融会贯通,经过几个月的苦拼,终于掌握了查漏的基本工作方法,并在片区的排查中成功查找到漏水点。队员们回忆说,当他们见到施工人员在他们画的记号处开挖出破裂的水管时,大伙儿兴奋得趴在泥泞的路面上,用耳朵贴在路面倾听那个让他们激动的流水声。   目前查漏队已从过去4人增加到8人,工具也从最基本的听音杆发展到有管线仪、听漏仪、相关仪等更为先进的设备。这群原先的“门外汉”凭着对工作的热情,通过自学和钻研克服了一个个技术难题,甚至还编写录制了一套查漏教材。   一年查漏400处   据了解,自从2000年查漏队成立以来,汕头市自来水的水损率便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至目前为止,已从过去的31%下降为20%,平均每年查获400个漏水点,节省了原来会白白流掉的一千余万吨自来水。   据悉,查漏队在汕头中心城区所有自来水管网上每年至少要复查3次以上。按季节划分,每年冬季为查漏队工作最为繁忙的时期,一方面同天气冷暖温差变化大、水管连接口热胀冷缩易破损有关,另一方面与汕头为海滨城市、土壤酸性大、深埋于地下的水管易被腐蚀有关,还有就是一些水管接口水泥敷料日久变质脱落造成。按区域划分,老市区一带暗漏点数量较多但水量不大,而工业区却是漏水点少而水量较大。   由于工作的特殊性,查漏的队员们个个都成了名副其实的“夜猫子”,面对这种与常人完全颠倒的作息时间,队员们表示,自己辛苦点没什么,找到漏水点、节约宝贵的水资源才是要紧的。
分享到:
通知 点击查看 点击查看
公告 订购产品 订购产品
会员注册
已有账号,
会员登陆
完善信息
找回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