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大会2006年11月11日在安徽省池州市顺利召开。参加会议的代表有国家机关、轨道衡计量站、轨道衡生产企业和轨道衡用户共62人。国家质检总局和铁道部领导到会祝贺并作重要讲话。
轨道衡专委会是在一些轨道衡生产企业、用户和轨道衡计量站积极倡导并得到国家质检总局和铁道部大力支持下,中国衡器协会秘书处在一年多的时间里不懈地努力,作了大量的筹备工作,最终上报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国资委和民政部得到批准,经本次会员大会审议通过一系列有关文件后宣布成立的中国衡器协会的分支机构。
现在轨道衡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它已经不仅仅是贸易用计量器具。火车运输多次提速,使轨道衡在铁路安全运输方面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走私活动频繁增加使轨道衡在海关缉私打黑中也在贡献力量。轨道衡产品需求快速增长,使得生产企业逐年增加,轨道衡生产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亟待提高。为了提高轨道衡生产技术,保证产品质量,规范轨道衡的生产、使用和监督管理的正常秩序,一些轨道衡生产企业、用户和轨道衡计量站积极倡导成立中国衡器协会轨道衡专业委员会。这一倡导得到了国家质检总局和铁道部的大力支持。中国衡器协会秘书处立即投入积极的准备工作中。2005年9月,秘书处按照协会章程起草了“关于设立中国衡器协会轨道衡专业委员会的提议”(中衡协[2005]39号)提请理事会函审,获得通过。按照民政部的要求秘书处编写了成立轨道衡专委会的可行性报告,编写了中国衡器协会轨道衡专业委员会章程(讨论稿),拟订了中国衡器协会轨道衡专业委员会会员名单(讨论稿)等文件,通过协会主管部门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向国资委提出了关于申请设立“中国衡器协会轨道衡专业委员会”分支机构的请示报告。国资委于2005年10月在国资委网站上公示了一个月后给予批复,同意申请成立中国衡器协会轨道衡专业委员会。2005年11月23日衡器协会正式向民政部提出了《关于申请设立“中国衡器协会轨道衡专业委员会”分支机构的请示报告》(中衡协[2005]45号)。民政部按照有关规定严格审查,于2006年4月17日批准成立并颁发了证书。
成立轨道衡专委会的宗旨是倡导行业自律,推动中国轨道衡产品技术进步,促进中国衡器工业的发展。按照民政部的有关规定,轨道衡专委会作为中国衡器协会的分支机构,将按照协会的章程开展活动,接受中国衡器协会的领导和管理,其成员单位必须是中国衡器协会的会员。轨道衡专委会由具有生产轨道衡产品资质的企业、专业检测机构和产品主要使用单位以及具有较高造诣的轨道衡技术专家、学者组成。这是一个在行业内开展专业技术研讨、为行业服务的组织。他的主要任务是:开展行业、市场与技术发展调查研究,制定轨道衡行业发展战略;提出关于轨道衡法制管理的意见和建议;制定行业自律公约;对生产和应用中的问题,提出意见和解决方案;参与制订行业科技发展规划及行业内重大技术改造、技术引进、投资与开发项目的论证与评估工作;承担与轨道衡有关的标准和规程的制修订工作;组织国内外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组织技术培训与标准、规程宣贯学习;为企业提供产品开发、技术管理、使用维修等方面的咨询服务。成立大会在安徽省池州市召开。国家质检总局计量司赵燕处长代表刘新民司长出席了会议。赵处长说,刘新民司长从轨道衡专委会筹备之初,就很关心和支持轨道衡专业委员会的成立,而且很早就排出工作计划准备参加成立大会,但是因为司里工作的特殊原因不能成行,已经买好的飞机票只好退掉,委托我对大家表示歉意并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赵燕处长的发言主要讲了两个方面:关于计量法的修改和行业自律问题。赵处长介绍说,国家质检总局已完成计量法修改草案并于去年上交到国务院法制办,国务院法制办将按照程序征求各有关部委的意见后才能列入国务院的修订计划。但是何时能够列入修订计划尚不知。关于行业自律问题,赵燕处长说,中国入世后承诺国外校准机构可以进入中国,目前我们尚未完全放开但国外许多校准机构已对中国的校准市场虎视眈眈。他们正在仔细研究中国有关的法律法规。他们在中国建立实验室之初会仔细研究中国有关的法律法规,建立实验室后,资质不会有任何问题,在法律上也经得起任何的质疑。更重要的是他们的服务、它们的行业自律,对我们的检测机构构成了极大的竞争。检测也是服务,但它不是一般的服务机构,是有国家授权的服务机构,修订后的计量法给予检测机构一定的地位,因此加强技术机构规范管理,拒绝商业贿络,强调行业自律是十分重要的。为此,国家局发布了好几份文件,最近还专门召开了有国家授权的技术机构会议,专门讨论行业自律问题。会上被专项授权的埃默生(音译)公司介绍了他们涉及授权检测工作的详细规定和所有工作人员都要进行廉洁宣誓的情况,看来国外(包括国内外商独资企业)在行业自律方面要求很严格,规定是很细致的。这些都是对我们今后检测机构的竞争与挑战。最后,赵燕处长代表质检总局计量司对衡器协会组建成立轨道衡专委会作了大量的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对轨道衡专委会的成立表示衷心的祝贺,认为这是适应了市场需求,客户的需求。轨道衡专委会的成立给政府、检测机构、企业之间搭建了一个很好的、畅通的对话平台。通过这个平台政府机构可以为企业更好的服务,可以听到基层单位更多的意见和建议。
铁道部科技司冯双洲处长对轨道衡专业委员会成立表示了衷心祝贺。他说轨道衡专业委员会的成立标志着我国轨道衡技术与管理将有一个新的发展。冯处长在发言中着重强调了动态轨道衡技术发展与铁路安全生产有机地结合起来的重要性。他说,如何使动态轨道衡在铁路安全运输中起到很好的保证作用这是一个重要的课题。铁道部已经宣布明年要进行第六次大提速,铁道部部长多次在会议上指出:提速时间要服从运输安全技术准备。在铁道部的工作中,安全是“一票否决制”。安全出了问题,一切成绩“归零”。所以铁道部非常重视安全的投入。近几年铁路系统在各个站场、枢纽站都安装了许多动态轨道衡。目前超偏载设备已经联网,今后动态轨道衡也要联网,对运行中的各个站点可以进行实时监控。铁道部“十一五规划”对铁路干线安全检测设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一切都要求动态轨道衡的技术水平有一个大的提高。动态轨道衡长期稳定性问题,动态轨道衡检定周期的考核问题,以及贸易纠纷、限制超偏载中矛盾纠纷问题等等都是困扰铁道部门多年的问题。希望这些问题成为轨道衡专委会成立后研究的课题,解决铁道部技术基础工作缺位的问题,为铁道运输安全保驾护航。轨道衡专委会成立后工作是十分繁重的,发展前景是广阔的,作为轨道衡生产企业最大的用户,我们期望轨道衡专委会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国家轨道衡计量站朱少彤站长和陆霖副站长在大会上都作了发言。他们感谢协会积极筹备成立了轨道衡专业委员会,使大家有了一个很好的交流平台,为在行业内建立和谐社会氛围创造了条件。朱所长发言中再次强调了提高产品质量的重要性,强调了检测机构与生产企业目标的一致性,同时指出现在轨道衡生产技术水平提高了、新技术采用多了、功能强了,但是结构、基础件水平有所下降,影响了计量稳定性,是值得注意的。陆副站长在发言中强调了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规范生产审批程序的问题。他指出,只有国家授权机构才有权作产品型式评价试验,任何走捷径的做法都是行不通的,到头来吃亏的只能是生产企业。
用户代表,淮北矿业(集团)煤业有限公司喻道慧科长对因火车车皮标示自重与实际重量相差较大,每年给煤矿带来上亿元损失问题向大会作了汇报,呼吁有关领导、有关专家尽快解决这个问题,挽回用户的损失,实现真正的公平贸易。他代表煤矿系统感谢衡器协会提供了这样的平台,希望轨道衡专委会充分发挥桥梁作用,协调解决这一困扰煤矿企业多年的大问题。
大会在中国衡器协会刘晓华秘书长的主持下,对《中国衡器协会轨道衡专业委员会工作条例》、《中国衡器协会轨道衡专业委员会2007年工作计划》、《中国衡器协会轨道衡专业委员会文件管理及印章管理制度》以及中国衡器协会轨道衡专业委员会组织机构进行了认真的讨论。大家对上述文件提出了修改意见,获得了一致通过。要求秘书处会后作进一步文字修改,并建议与会代表返回本单位后,在11月25日前继续通过书面提出修改意见,最后形成定稿发给各位代表。
最后,中国衡器协会张景尧理事长作了大会总结。张理事长感谢国家质检总局、铁道部的领导对成立轨道衡专委会的大力支持,感谢大家积极参加会议并对今后的工作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张理事长说,国家产业链在整合,我们也要不断地整合,轨道衡专委会就是将生产、使用、监督、管理等部门整合到一起的一个组织,目的是便于加强管理、便于提高技术、便于解决问题。同时也说明接下来的任务是艰巨的、繁重的,只有靠大家齐努力,才能实现我们的目标。国家“十一五规划”中铁路要大发展,铁道部每年要投资1000多个亿。铁路大发展科技要先行,安全是保证。计量准确、保障安全、公平贸易牵涉到千家万户,牵涉到国计民生,给我们轨道衡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但是挑战和机遇共存。因此每个企业都要做好自己本职工作,严把产品质量关。提高产品质量标准是关键。一流的企业做标准,我们都要争当一流企业,制定好标准,贯彻好标准,执行好标准。确保我们的产品在公平贸易、安全生产、节约能源等等实际使用中起到应有的作用。用户的意见我们一定要认真对待,用户不仅仅是我们的衣食父母,也是技术发展的源泉,所以一定要认真研究,从中找出发展的奇迹。希望轨道衡专业委员会的成立成为轨道衡发展的一个新的开端。
栏目导航
内容推荐
更多>2024-09-23
2024-09-06
2023-03-03